第383章 新世紀來了(第3/5頁)

但梁敦彥隨後又搖了搖頭,買賣土地需要足夠長的時間才能見效,畢竟那裏距離新華國內遙遠,國人戀土,尤其是內陸的百姓很少願意離開家園,所以光靠呂宋那邊還不足以吸納那麽多土地,等到新華國內的地主們開始重視,考察結束等等之後,又是一兩年時間,但此刻繼續花錢就不少,等不起啊。

“那就發行國債。”容揆建議道。

這倒是個好辦法,但國內上次才發過一次,如果繼續發,定會引起國人對政府財政的擔憂,那樣反而不妙。

思來想去三人都沒有太好的辦法,李恩富只得敲敲桌子,先讓人倒杯水來在繼續想辦法,秘書倒好水重新進去後,見到還沒有散會的跡象,想到外面等候的了很久的李秀峰,連忙說道:“首相,皇室總管在外面等了很久了,您要不要先見見他?”

“秀峰?他來幹什麽?”

“不太清楚,只是說皇上讓他帶來了什麽東西給您。”秘書立刻說道。

“東西?難道是……”梁敦彥和容揆呼吸頓時急促起來,那可是新華第一大財主啊,難道說皇上知道了財政困難,又要補助?

等到李秀峰進來後,三人卻立刻失望起來,皇上的確是送財富來了,他把台灣造船廠和鋼鐵廠以捐獻的方式交給了首相府,並且準備將它們合並入南方工業體系中,但問題是這是工廠,不是現金,有什麽用呢?

“秀峰,皇上他現在哪裏?”

見到三人愁眉苦臉的樣子,李秀峰就隱隱猜出了一些,說道:“皇上此時大概到上海,正在和黃子辰大人一起商討組建江南工業集團的事情。”

見到幾人愈加悶悶不樂,李秀峰笑笑繼續說道:“另外皇上讓我轉告您,別老是把眼光放在黃金上,金本位的確需要有黃金才能發行足夠的貨幣,但考量一個國家是否富有指標卻不僅僅是擁有多少黃金。

皇上說,民間資本是否能壯大,是一個國家經濟是否活躍的重要指標,滿清留下的底子薄,但不代表沒底子,全國各地都還有很多地主富人,首相府應該想辦法把他們引導至工商業投資上來,可以利用拆分股份的方式,將一些賺錢的項目和普通資源分給它們,讓他們見到效益,才能帶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而政府只要保證一些大型重要的國有企業就行了。

至於債券,也不必拘泥於國內,德國和意大利都在上次皇上出訪時給出了一些口信,表示可以給予我們在他們國家發行一定金額的國債進行融資,國內是窮,但國外有錢,所以不能老盯著金礦這些東西,只有把資本流動起來,經濟才能搞上去。”

李恩富是唯一一位暗暗猜到李默之所以不顧這次財政危機,跑到上海去搞工業集團的原因,他還是想讓首相府盡快學會獨立,不能老是靠他幫助,但他也不得不承認,現階段下,李默的意見和辦法還是比他們多,比如去國外發行債券他們就沒想到過,似乎剛才還愁眉苦臉籌錢的事情,到了皇上嘴裏,似乎就是一件小事。

只是他那裏知道,李大少爺雖然不太懂金融,但好歹前世見多了超越這個時代的資本遊戲,這些只是小術。

當李恩富三人開始研究李秀峰帶來的口信和辦法時,李默卻已經住進了外灘昔日的英國俱樂部內,這棟充滿著英倫風格的大型建築如今已經被他買了下來,成為了皇室在上海的一份產業。

當然,李默沒想過把這裏建成私宅,而是準備把它搞成豪華酒店,不過現在他去可以先好好享受一下英國紳士們平時的休閑娛樂了。

可是才下船睡個安穩覺,外面就已經傳來了一陣嚷叫聲。

“皇上早啊,老龍給您拜早年了。”

“皇上,您可是大漲我新華聲威啊,一篇鏗鏘之言,震動四野。”

“站起來了,咱中華總算是又站起來了。”

“哈哈……”

“而且啊,就連那些剃頭師傅都贊不絕口,說您一篇文章,可是讓他們發財了。”

大清早的,龍國章帶著趙龍不知道從哪裏竄了出來,跟在李默身邊,左閃右避一個勁的拍馬屁,尤其是最後這句,讓來商討組建南方工業集團的黃子辰忍俊不已,果不其然,當龍國章還要再說時,李大少爺已經黑著臉扭過了頭。

什麽叫讓剃頭師傅都贊不絕口?

這是誇獎人的話嗎?

是,自己一句“一條發辮,束縛了幾百年”的確是引起了很多共鳴,南方各地甚至掀起了割辮子的熱潮,就連很多老人家都剪去了辮子,如今走到上海廣州大街上去看,滿是一片的光頭。

這是好事,但問題是,這事與少爺有何幹系?

剃頭師傅發財了,就能為財政做貢獻了?

“龍國章啊,沒看出來你這位海軍司令還蠻有口才的。”李默額頭垂著黑線追問道:“這大過年的,你們海軍就沒點節目?要是你真沒事,去監督那幾艘軍艦建造也行啊。對了,上次戰後的總結報告也沒給我,出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