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有喜有憂(第2/2頁)

千萬別說海軍的差距有多大,海軍只是戰爭的一部分,真正解決問題還是要靠陸軍,就算是英國人的海軍現在還占據著絕對優勢,秦致遠也有一百種辦法能抹平英國海軍的優勢。

除了步槍和火炮,秦致遠提出的另一個重點是槍榴彈。

其實在世界大戰中,槍榴彈已經有過應用,當時的槍榴彈是把手榴彈加一個尾杆,直接插入槍口然後使用空包彈發射的。這種發射方式對於蘭芳部隊現在裝備的B-2式步槍來說並不適用,B-2式步槍是一支半自動步槍,想要更換槍膛內的子彈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整個結構都要調整,這可是個大工程。

秦致遠的要求更進一步,要求輕武器部門研究出一種可以由專人攜帶,射程在500米左右的專用榴彈發射器,到時候蘭芳的步兵班可以增加一個榴彈兵的編制,伴隨班組行動,進一步增強班組的火力。

發射器的要求其實並不難做到,難的是榴彈,要設計一種新式武器,首先要確定的是彈藥規格,先研究出彈藥然後再確定武器系統是軍工生產的一貫做法。

關於榴彈,秦致遠比較屬意的是40X60毫米榴彈,可以以這種榴彈為基礎研究出自動榴彈發射器,到時候就能安裝在汽車上,或者是配發到連一級機炮排中,取代部分迫擊炮的作用。

其實使用自動榴彈發射器最合適的載體是直升機,但蘭芳現在的直升機研究還沒有拿出成品,所以這只能想想。

說起直升機,其實早在科西嘉時期,秦致遠就和隆承轅提起過這個想法。也正是因為和隆承轅的交流,秦致遠才知道其實早在世界大戰開始前的七年前,就已經有人制造出一架直升機,而且還是一名法國人。

當然了,當時那架直升機的試飛雖然成功離開地面,但僅僅是離地30公分,而且僅僅只飛行了20秒鐘,根本就展現不出直升機的價值,所以也沒有引起普遍關注。

秦致遠當然是明白直升機的價值的,與是秦致遠隨手給隆承轅畫出了直升機的結構,把包括旋翼、尾槳等特點都表現出來,然後秦致遠就沒有再關注直升機的進展。

現在看起來,還是要催一催隆承轅,畢竟直升機的作用實在是太大,早一天設計出成品,就能早一天獲益。

秦致遠的設想還是在輕武器專家們中間引起了強烈反響,尤其是“人機功效”這個概念,這簡直是顛覆了一直以來輕武器設計的基礎,在此之前,所有的武器都是追求高射程、大威力、高精度等等,從來沒有人關注過“人機功效”,最多也就是適當減輕下重量,就算是已經很站在士兵的角度著想了。

秦致遠提出的“人機功效”概念,可以說是第一次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不再要求射程、威力等等物理效果,而是把關注點放在“用戶體驗”上,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秦致遠現在的作用也就是這樣,只能高屋建瓴的在整體上提出要求,不可能去攻克具體的技術難題,那是輕武器專家們的工作。

當晚,秦致遠本來是想留在104廠的,明天繼續和這些專家們座談,給這些專家們更多的啟發,但金泰和的一個電話就把秦致遠交到了坤甸。

沙撈越出事了。

曾經的沙撈越,通過“沙撈越自治聯盟”一幫人的艱苦努力,在蘭芳的支持下,終於趕走了英國人,完整的取得了沙撈越地區的自治權。

在這個過程中,蘭芳是真真正正黑了英國人一把,英國人也知道蘭芳肯定是在背後支持“沙撈越自治聯盟”,但因為沒有抓到蘭芳的把柄,所以英國人只能死忍氣吞聲咽了這口氣。

華人世界流行一句話,叫做“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這句話也完美的反映在“沙撈越自治聯盟”中。

就在趕走英國人之後,“沙撈越自治聯盟”中的一些人再次自我膨脹起來,他們並不想服從蘭芳的管理,而是想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自治聯盟”。

這就叫不作死就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