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北京會議(五)(第3/3頁)

“你準備派艦隊到大西洋作戰?”恩叔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我有所準備。不過能實現怎麽都得一兩年才行。這種偵查航母本身還需要大量人員,飛行員,指揮員。要知道,判斷飛機能不能起飛和降落,那需要非常有經驗的飛行員。而這些飛行員,是一定要目睹很多悲劇。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就如同煤的形成,起初是一大塊,最後是一小點。”面對恩叔,韋澤總是很有種文藝青年的感覺。因為別人聽到這話,總是會曲解或者過度解釋韋澤的想法。

“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可以讓這個國家永存麽?”恩叔嘲諷韋澤的時候從來不會客氣。

“我們中國的歷史讓我們早就知道沒有不滅的王朝。我建立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只是為了拉動技術進步而已。”韋澤根本不為所動地答道。

“為什麽你這樣的純粹的唯物主義者總讓我感覺一種難以置信的荒謬。我一直認為純粹的唯物主義者總是有些悲天憫人的情緒,而你更像是一位宿命論主義者。對於結果從不抱怨。”恩叔對韋澤的不正常忍不住有些抱怨。

韋澤倒是沒想到恩叔竟然會和傳統歐洲讀書佬一樣說出這樣的話來,他笑道:“因為我相信人民。就我看來,這個世界上有少數人的確有些是因為天生的腦補結構問題,天生就是社會意義上的壞人。不過大多數人在正常的時候,他們都是竭盡全力去做到自己能完成的極限。基於對人類社會的信心,我認為一切結果都沒什麽好抱怨的。對於那些純粹的唯物主義者,他們的墓志銘難道不該是,那樣真摯高尚的一代信徒已經死去,他們會緬懷自己的不幸,卻沒有怨恨。”

韋澤這段文青味十足的話還真的給了恩叔些觸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幸,真正不去怨恨的人卻沒有幾個。也許韋澤已經做到了這個程度,但是他本人成為了無數人怨恨的對象。

不過恩叔也來不及多想,韋澤可不是來發表感慨的。他到天津來的目的就是給這艘兩萬四千噸的偵察航母主持下水儀式,給有功的同志予以表彰。對建造過程中不幸遇難的工作人員表達哀悼。為接收船只的部隊進行鼓勵。恩叔覺得自己的體力甚至都不足制成參加完全程。

最後一條就是新船下水儀式,一位女軍人,一位船廠女工把香檳酒瓶砸在船頭上。飛散的碎片和白色的香檳泡沫尚未落入海面時,歡呼聲就響了起來,軍樂聲隨即響起。船頭上系的彩帶一根根斷掉,船錨升起,汽笛鳴響。在船體周圍圍著厚厚橡膠防撞墊的拖船牽引下,這艘兩萬四千噸的龐然大物離碼頭越來越遠。

落後的被先進的毀滅麽?恩叔心裏面的歷史唯物主義情緒有些昂揚。熱情、歡喜、科技、先進、戰爭、流血,這些東西依附在碼頭的新船下水儀式上。每個現場參與者以及未來面對著都逃脫不了這樣的命運。

馬叔曾經大大贊美過美國,馬叔到死前始終認為韋澤會成為一個空前的反革命。現在韋澤這個“反革命”馬上就要摧毀美國了。眼前如同“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國家,消滅它又會是什麽樣的強大力量。或者如同馬叔所預言的那樣,這個國家的現行制度再也沒能力解決制度本身制造出來的問題。一場徹底的社會革命,把人類社會推進共產主義時代。眼瞅著周圍生命力旺盛的國人群,恩叔知道自己真的看不到那一天了。

韋澤沒有在主持完下水儀式後立刻回北京,他上船看了船上的訓練。結果起降的時候還是有一位飛行員因為阻攔的鋼索斷裂,飛機差點撞上指揮塔。韋澤倒是沒生氣,也沒有批評什麽人。得知飛行員倒是沒出事,韋澤說道:“沒人受傷就好。”

出了這樣的事故,飛行演練自然不可能繼續進行了。韋澤又在船上巡視了一圈,才再次安撫海軍人員,要他們放下包袱,吸取經驗教訓,盡快前進。

折騰了兩天,韋澤才回到北京。此時部委的同志們總算是和人大的同志達成了一個妥協。雙方同意了基本要點。不過要在接下來的三年內完成工作。而且全面實施的一個大前提就是,北美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