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規模的艱難(十四)(第2/2頁)

這位侍衛是跟著林鳳祥北伐的人,所以說起韋澤的好也是誠心誠意,不過負責招待的工作人員聽在耳朵裏卻明顯沒什麽好感。他自然知道韋澤為太平天國付出了多少,太平天國又欠下韋澤多少。工作人員越聽越氣,他毫不客氣的打斷了侍衛的話,“行了,咱們別說這個了。你此次同來的可否有在工匠營辦事的兄弟?”

“有!有!”侍衛連忙答道。

行家就是和白脖不同,光復軍這邊派出了技術人員和太平軍那邊的工作人員交談,很快就確定了太平軍的需求。太平天國對於韋澤制作火帽槍的技術非常渴望,有工匠營,太平天國的軍工效率自然比滿清高,可他們見識過韋澤那超高的軍工效率,自然希望能夠與韋澤的手下一樣能幹。

“他們不是來要飯的,這是來搬鍋的啊!”工作人員回報的時候對韋澤如此說道。

韋澤笑道:“哈哈!林鳳祥林大哥是個聰明人,若是只懂得要飯,那可就不像是林大哥能幹出來的事情。這事我來安排吧。”

“都督,我們真的不能給他們太多!”工作人員忍不住勸道。

“你給他太多,也得他們能吃下去才行。我可沒有明珠投暗的打算。”韋澤自信地說道。

英國、美國、法國的技師到了中國之後,都拿出了自己的方案。韋澤雖然不是冶煉專業出身,卻是實實在在的搞螺旋槳加工的研究生。螺旋槳需要的材料學可是很嚴肅的一門課。

中國傳統煉鐵和近現代鋼鐵廠的差距其實就是一個“鐵水沸騰”問題,或者說冶煉溫度夠不夠高的問題。三國技術人員拿出的圖紙韋澤真的沒見過,因為這些技術落後到新中國都沒有相應圖紙的地步。不過蓄熱室,耐火材料,礦石的酸堿度,等等這些冶煉的基本他們都有。

韶關佛山一帶本來就有大大小小眾多冶鐵鋪子和工匠,韋澤憑借自己的知識,最終確定了兩個方案。在選擇制作耐火材料的時候選礦倒是費了不少時間,韋澤也不願意耽擱,就命人先把其他的部分先弄起來。不久前,耐火材料弄出來了,新工廠就立刻開工。因為設備給力,除了練出了生鐵,還真的弄出了鑄鐵。灰口鐵、白口鐵,這兩個算是近現代煉鐵的基礎產品。韋澤現在沒有拿下江西,還沒辦法制造耐高溫的吹管,現在暫時開始用反射爐煉鋼。韋澤準備等有了些技術儲備和積累之後,開始搞平爐吹高壓空氣法煉鋼。

鋼鐵是一個國家的脊梁,這話韋澤重復了很多次。即便是鑄鐵產量不高,韋澤依舊就能開始搞金屬機床。等有了大量合格的鋼材之後,韋澤自然就敢搞升級,制造鋼質的新機床。即便是如此“落後”的設備,韋澤也已經不敢讓太平天國的技術人員去參觀他的兵工廠了。

韋澤最終決定提供的產品有三種,除了給太平軍一批坩堝高碳鋼的刀具之外,自然也有太平軍非常渴望的火帽技術,除了太平軍希望的之外,他還向太平軍提供了粉碎機。顆粒火藥處理中,粉末顆粒直徑大小對火藥的效力影響很大。鑄鐵粉碎機能夠非常有效的提高粉碎的程度,以及粉碎的效率。

前兩項還好,粉碎機的確讓韋澤覺得有點肉痛。不過韋澤做事不愛零零碎碎,既然他真的想提高太平軍的戰鬥能力,那麽這點投入也就不算什麽了。除了培訓之外,為讓軍工部門給了工匠營的兄弟說明書。

除了安排這些,韋澤也去軍工部門視察了一圈。既然要和英國開戰,那麽所有軍工部門都要遷移,至少不能在廣州這個能夠讓英軍軍艦發揮威力的地方。幹完了這些都到了第二天,下午時分,韋澤心情不爽的回到了指揮部,一進門就問道:“出發了麽?”

“都督,部隊已經出發了。”畢慶山立刻答道,“我們這邊也調動人手抓緊清查十三行那些家夥的土地田產。”

“整個珠江三角洲的土地調查什麽時候能夠結束?”這是韋澤非常關心的問題,沒有穩固的後方,光伏都督府沒辦法和英國人打持久戰。

“最晚到今年七月,珠江三角洲地區就能基本摸清楚。那時候咱們的授田令就可以推行!”身兼廣東土地問題辦公室主任之職的畢慶山回答的非常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