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破軍之將(十二)(第2/2頁)

吳文廣滿臉驚恐,手緊緊抓住吊籃。而此時吊籃上發出的已經不是咯咯吱吱的聲音,而是竹子斷裂時的噼啪之聲。李吉拽住吳文廣的手,把他的手從吊籃挪到繩網上。能派上天的都是比較機靈的家夥,吳文廣已經明白了李吉的意思。吊籃上的兩個人都開始向繩網上攀爬。

此時,更加猛烈的一陣風吹來,吊籃再也承受不住巨大的力量,在空中被扯碎。在空中飛舞的碎片尚未落到地面前,脫離了繩索的束縛巨大的氣球,順著風向著清軍的陣地方向飄去。而上面的觀察員與信號旗旗手都緊緊的拽著氣囊上蜘蛛網般的繩網,跟著氣球一起向清軍陣地飄去。

江南提督和春大人得知束發粵匪陣中出現一個奇怪玩意的時候,正好是熱氣球的氣囊中充的熱氣把氣囊撐圓的時候。和春提督跟著親兵出來觀看的時候,熱氣球慢慢的升了起來。

說真的,和春大人對太平軍陣地上的那個玩意並不害怕。雖然看不太清楚,那東西怎麽看都是人造的物品。氣球的氣囊看著臟兮兮的,下面的吊籃也瞅著不精致。至於吊籃上的兩個人影,擺明是站在吊籃上。

雖然不知道束發粵匪造出來的這個東西是怎麽一回事,但是和春提督完全能夠確定,這不是什麽神奇的東西。

只是和春提督位高權重,見多識廣,他能夠做出比較正確的判斷。和春提督手下的清軍可沒有和春提督的素質,他們對能夠飛在天上的家夥完全理解不能。所以清軍們一個個目瞪口呆,遠遠的看著天上漂浮著的那個東西。

在士氣遭到沉重打擊之前,和春提督當機立斷,他命令手下要為炮兵驅邪的遊擊趕緊“做法”。清軍的軍中這種做法的玩意屬於常備物資,和春現在攜帶的火炮口徑都不大,若是數百上千斤的大炮,清軍一般還會給大炮封個什麽大將軍的名號,戰前披紅掛彩。有香燭貢品之類的玩意。

此時的清軍本就覺得炮戰失敗是束發粵匪弄了什麽邪法,見到天空中的熱氣球,他們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軍中沒有帶和尚道士,這卻難不住中國人,按照中國唯物主義的文化傳統,大家自然而然的采用了儒家“天人合一”的理論。將“天人合一”的理論庸俗化解釋,就成了誰的官大,誰更受到上天眷顧,那麽這個人的祈禱就更容易被上天聽到,並且給與響應。

和春提督他作為這裏地位最高的一個人,當然是最適合負責祈求上天的人。偏偏和春提督並不信這個。某種意義上,和春提督與太平天國上層是一樣的。他深知自己能夠有今天的地位,那是踩在多少人的失敗之上的。而這些人的失敗,並非敗給了虛無縹緲的鬼神,而是敗給了實實在在的活人。親自經歷過血肉橫飛的戰場,和春提督哪裏還會真的信鬼神宿命之說。

然而,正因為如此,和春提督非常清楚這種可笑的鬼神之說對於下層的必要性。雖然和春提督沒有學過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但是所謂的“唯心”“唯物”此類名詞,都只是用來解釋人類面對的現實而造出來的詞匯而已。人類都在面對不可抗拒的未知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的選擇了比較唯心的模式。因為唯心的模式無外乎“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在現實世界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在唯心世界中就能夠讓人覺得這些困難可以輕松解決。即便這種感覺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但是總能充當一下精神上的麻醉劑。

所以對面的太平軍沒有發動進攻的跡象,和春提督親自主持了一個簡單的驅邪儀式。

然而這儀式進行到一半,對面那個漂浮在天空中的家夥突然向清軍這邊飄過來。和春提督把整個過程大概看在眼中,他對空中的那個玩意更加不怕了。那個動作固然奇怪,卻擺明了是什麽被拽斷的樣子。若是真的是被人驅動的,不可能有這麽糟糕的表現。既然有了如此糟糕的表現,那就該說明束發粵匪在天上漂浮的玩意要出事了。

而事情果然如同和春提督所料想的發展,和春提督的驅邪儀式剛進行完,天上的按個玩意冒出了黑煙,很快就一邊燃燒,一邊墜落下去。

清軍上下雖然不知道發生了生麽,然而他們立刻興奮的歡呼起來,仿佛打了一個天大的勝仗一般。而參與了和春提督主持的驅邪儀式的清軍軍官士兵們更是無比興奮。不管是不是真的相信從來沒有展現出有修行的和春提督的驅邪儀式起了作用,清軍上下都是士氣大振。副都統忠泰單膝跪地,興奮的對和春說道:“提督,認為在這樣的局面下,束發粵匪邪術被破,定然是士氣低落。只要清軍出兵,馬上就是一場大勝。末將願意帶兵攻打束發粵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