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戰長沙(十四)(第2/2頁)

三天後,也就是9月24日,太平軍郴州主力抵達永興,韋澤帶領的第一師也得到了最後的兩百多支改裝後的燧發槍。韋澤讓出了永興,自己帶著部隊南下,搜尋清軍的追擊部隊。

這次行軍有韋澤的總參謀部負責各項行軍,整體行軍速度極快。原本蕭朝貴帶領三千精銳,用了20天從郴州抵達長沙。太平軍郴州主力近四萬人,則是用了16天就抵達長沙。

在鹹豐皇帝得到的戰報中,清軍是如此描述太平軍主力北上的。

“……束發粵匪為粵匪全軍衛護,其所部飄忽不定,官軍所到之處,束發粵匪皆先期抵達,與官軍纏鬥。一待粵匪大隊通過,束發粵匪則立刻逃竄。官軍追之不及……官軍各隊與束發粵匪接戰,粵匪大隊竟無須他顧,只用行軍……”

至於鹹豐皇帝非常重視的束發粵匪,此時也終於有了大量的詳細情報,“……束發粵匪,皆衣豎領,兩邊領口各縫紅布一塊,肩頭與臂膀衣上,封有白底黃色花紋布塊。其俱束發,發上帶牛皮小冠,冠不過數寸,不能擋風雨,當是匪首彰顯之物……”

“束發粵匪乃粵匪精銳,每戰以鼓號為令,列隊徐而前,後有壓陣兵以長槍抵其後背,稍有退卻,立殺不赦,故與官軍戰,其雖死亦不敢退……”

“束發粵匪首領名韋昌榮,乃是粵匪大匪韋昌輝族弟……”

鹹豐皇帝從這些奏章中清晰的看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塞尚阿指揮的清軍根本沒有阻擊太平軍,任由太平軍從容的從郴州一路奔到了長沙城下。不管這幫人在打聽束發粵匪的事情上到底有何“功勞”,鹹豐皇帝可一點都沒有獎賞的意思。

太平軍從廣西金田造反,經過朝廷兵馬一年多的圍剿,已經從幾千人變成數萬人馬,而是現在施施然直奔長沙而去。對這幫根本不敢進攻的清軍,鹹豐大怒,他一面嚴令各軍與太平軍作戰,一面調集各地兵馬前往長沙圍剿太平軍,無論如何都要把太平軍在長沙全殲。

10月12日,太平軍主力抵達長沙城外,與接替了西王蕭朝貴指揮權的曾水源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