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韋澤(一)(第2/2頁)

學船舶制造業的工科生要學習中國船舶史,學習中國的船舶史就必然要接觸中國的近代史。21世紀上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們在歷史中學到的是中國輝煌的過去,看到的是最多十年後就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未來。而中國造船業徹底落後世界的時代無疑是在滿清統制的時代,那個時代中國遭受的無盡屈辱,帶給韋澤這些在中國蓬勃興起的時代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的,是無法言喻的痛楚感。

中國有著輝煌的過去,中國同樣有著光明的未來,那麽使中國百年沉淪與屈辱的罪魁禍首無疑就是腐朽墮落的滿清政權。

韋澤和普通的21世紀青年一樣,堅信在滿清時代反清擁有不可動搖的正義性。和21世紀的中國青年一樣,韋澤也有諸多民族的朋友,其中不乏滿族朋友。這些青年大多數都是新中國生於城市長於城市的工業化一代,甚至連少數民族的年輕朋友們也都不反對取消民族劃分。所以韋澤對滿清的極大仇恨其實相當泛泛,並沒有特別的針對對象。

至於太平天國,韋澤的了解也都是歷史考試必須記住的那點子內容。然而當韋澤看到清軍腦袋上那令人惡心的“金錢鼠尾”之後,他立刻就下定了要跟隨自己並不熟悉的太平天國推翻滿清的決心。

美與醜是非常容易辨別的東西。太平軍的發型服飾與中國傳統的“峨冠博帶”也相去甚遠,歷史上滿清汙蔑太平軍為“發匪”“長毛賊”,因為太平軍不剃頭,只是把長發披散下來。廣西素來有裹包頭布的習慣,留長發太平軍戰士們帶上了各色的包頭布,很有文藝青年範。

雖然現在韋澤能夠完全認同太平天國的只有發型這麽一個理由,但是這一個理由對早已經決心反清的韋澤來說已經足夠了。

搜身此時已經完成,清軍的屍體上最終只剩了一條沒了腰帶的褲子。他們的上衣也被剝下來,此時畢竟是冬天,太平軍戰士們多一件外衣也有助保暖。韋澤想了想,又把清軍腦袋上的辮子都割下。看著旁邊韋昌榮那不解的神色,韋澤笑道:“辮子又不重,帶回去正好請功!”

廣西號稱百萬大山,大瑤山山巒疊翠,在戰場附近就有山谷。清軍的屍體被拋入山谷,轉眼就沒了蹤影。清軍還能留在戰場上的是他們的武器,十幾名清軍的武器中一半是長槍,另一半則是火繩槍。這就是韋澤回到這個時代之後另一件不能立刻接受的事情。這個時代的清軍竟然是一支火器化的軍隊。

歷史教課書上講了清軍裝備落後,在外國軍隊面前不堪一擊。歷史教科書上卻沒有詳細講述,清軍此時的裝備竟然已經半火器化了。韋澤等人是從大瑤山南邊的永安城一路走到這裏的,此時清軍正在圍攻太平天國占據的永安城。圍攻永安的清軍中,六成以上的士兵都裝備了火槍,清軍的南北大營都有大量火炮。這與韋澤想象的那種由大刀長矛武裝起來的清軍完全不同。

一開始,韋澤甚至以為自己只是到了一個類似地球的其他星球。經過這三個月時間之後,韋澤確定自己的確是回到了清朝。而清軍的主力裝備,無疑就是這些火繩槍與大炮。這種認知並沒有讓韋澤生出“滿清的裝備也不是那麽差”的感嘆,而是讓韋澤對滿清,對這個時代的中國更加絕望了。

新中國艱苦卓絕的戰爭史中,那支偉大軍隊擁有的軍工生產能力,武器裝備都與敵人有著代差。前輩們以貧瘠的根據地與工業化的日本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戰鬥,並且頑強的不斷擴大敵後根據地,把中國的國土從侵略者手中一寸寸的奪回來。

滿清的火繩槍固然與這時代流行的燧發槍有不小差距,卻遠沒有到達一場戰鬥只有五發子彈的八路軍與敵人之間的差距。在武器裝備差距有限的局面下還能被打得簽署了無數喪權辱國的條約,這樣的滿清是必須消滅掉的。不消滅掉滿清,就注定沒有中國的未來。韋澤對此堅信不移。

十幾名清軍攜帶的錢財不多,韋澤登記造冊後讓負責後勤的伍長林阿生把財物收起來。

“出發!”韋澤命道。26人的小隊扛起自己的裝備,在韋澤的帶領下向著東北方向繼續前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