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集體處決(第3/4頁)

李根生又拿起電報看了一下,說道:

“大人,已經陣亡112人,負傷405人了。”

向小強這時候有經驗了,先看看兩邊,然後小聲說道:

“不是我不在乎弟兄們傷亡,是因為‘拯救平民令’剛推出來,這‘第一案’一定要辦的結結實實,真正殺掉一批人,才能威懾住後面那些清軍……現在弟兄們是多傷亡了一些,但是今後的順風仗就會多很多……清軍只要不挾持平民,就會很容易投降。今後更多弟兄們的命,要靠今天這一場硬仗保住呢!”

李根生點頭道:

“大人說的是,確實是這個道理。那我們回電,命令強攻?”

向小強點頭道:

“強攻!”

……

揚州城內,最後的一塊清軍陣地開始受到強攻了。這是在城市的東北角,東邊和北邊都是靠著城墻的。現在明軍已經在這兩塊城墻上布好炸藥,“轟”的一聲巨響,地動山搖,兩面城墻各坍塌了一大截,現在這塊街區四面被包圍了。

幾百顆煙幕手雷扔過去,幾棟建築之間煙霧彌漫,幾輛坦克趁機開足馬力飛奔過去。大批明軍在坦克掩護下小跑著跟進,很快就沖到了那幾棟建築下面。

街道之間手榴彈、燃燒彈此起彼伏地炸開,樓上的清軍軍官不顧一切地往下扔,下面的明軍也傷亡了很多。但是雙方人數、火力懸殊太大了,上千明軍步兵端著沖鋒槍、機槍沖進這個街區,喊叫著往樓上沖。每個樓梯口,都有清軍軍官抱著輕機槍在那裏堅守,但是要守的方向太多了,揚州城裏的樓板、墻壁大都是木頭做的,明軍可以隔著墻壁樓板射擊。那些堅守樓梯的清軍軍官很快都中彈身亡了。

幾棟建築裏傳出了老百姓的哭喊聲,那些清軍軍官開始殺人質了。但是,這樣反而是被挾持的老百姓不顧一切地逃散,一瞬間根本殺不了幾個。而且,這樣分心反而使明軍更快地攻上來。

……

中午十一點左右,最後的陣地也被完全攻克了。

清軍軍長納海,在最後關頭跳樓逃跑,當場摔斷雙腿,緊接著就被一輛坦克壓過去了。現場很慘,他被從腰部活活壓成兩截。過了好一會兒,明軍士兵發現他的時候,他還沒死,最後還是給補了一槍才死的。

明軍陣亡325人,負傷1163人,擊斃清軍軍官502人,生俘410人。

這些投降的清軍軍官,大都是最後存著一線希望舉手投降的,希望明軍能遵守日內瓦公約,保住性命。至少是能為自己提供上軍事法庭的機會。這樣起碼還能為自己辯護,想辦法證明自己沒有殺過百姓、都是長官的錯……起碼,希望能保住腦袋。

先前活著的清軍軍官四十多人,連同剛俘虜的410人,一共八百多人,被人民衛隊憲兵隊用機槍押出城,集中起來看押。

張海濤看著這些清軍軍官,八百多人黑壓壓地坐在地上,也有點猶豫。他又發電報請示向小強了。

很快,向小強回電:嚴加看守,等候行動隊。

這意思很明白了,這些人肯定是要殺了。但是不會讓作戰部隊動手,還是人民衛隊的老規矩,有專門的“行動隊”。

……

十二點多,南邊遠遠地開來了十幾輛大卡車,車上也噴圖著人民衛隊標記。

“行動隊”從南京派過來了。

到了地方,這是幾輛軍卡上跳下一百多名人民衛隊士兵,都是手持湯姆森沖鋒槍,一個個面容冷酷、殺氣逼人。

為首的一個上尉叼著煙卷,卷著胳膊,提著一支沖鋒槍,一招手,下面一百多人都慢慢地走過來了。

當地看押清軍軍官的士兵們,看著這些人都有些打憷。

那個上尉亮出了一本證件,上面印著:人民衛隊行動隊,隊長,徐向德上尉。

徐向德,這個名字在人民衛隊官兵中已經是如雷貫耳了。他在南洋巴達維亞城,一個人就親手槍斃了兩百多個土著,已經有了“屠夫”的雅號。

……

徐向德向當地的人民衛隊軍官使了個眼色。他們心領神會,招招手,帶著手下撤開了。把這些俘虜交給了行動隊。

行動隊的幾輛大卡車倒著車,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弧形。但是動作卻非常自然,借著搬東西等等動作掩護,很不經意。

坐在地下的八百多個清軍軍官仰著頭,驚恐地看著這些拿沖鋒槍的士兵。他們知道沖鋒槍是什麽玩意兒,知道自己跑不掉的。現在唯一支撐他們的,就是軍事法庭了。

徐向德顯然很了解他們的心理,挎著沖鋒槍,揚起一支手臂,喊道:

“都聽好了,現在你們歸我們看管!我們是人民衛隊執法隊的,負責把你們押回南京,交軍事法庭審判!你們也別得意,我告訴你們,就你們這些人,最後得有三分之一判死刑!剩下的也好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