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百萬雄師過大江(第3/3頁)

北岸越來越多的機槍開火了,江面上的明軍在沖鋒舟裏頓時血肉橫飛。現在明軍也體會到了年初清軍的那種滋味了。

南岸的長江防線上,這時候也眾炮齊鳴。無數發炮彈呼嘯著砸向北岸清軍陣地,幾百發煙幕彈也落在江面上,噴著白煙,很快就形成了一道煙幕。

隨著南岸的火力支援和煙幕掩護,江面明軍的傷亡一下子降了下來。但是在煙幕中,沖鋒舟不太保持得起隊形了,在加上又都把油門開到了最大,而且明軍的沖鋒舟速度要比清軍的快得多,一時間偏向的有、互相碰撞的有、甚至撞翻了整船落水的也有……

但是明軍最大的優勢,就是突然性,以及深厚長江防線上強大的炮火支援。

清軍最大的劣勢,就是長期以來一直是一進攻態勢布置的,並沒有明軍長江防線那樣的堅強江防,甚至連水雷都沒有。清軍的江防上,混凝土的永備工事都很少,大多數都是沙袋壘的野戰工事,而且這些工事也以機槍堡壘為多。

北清從未想過明軍會主動進攻自己,並沒在沿江第一線布置火炮陣地。清軍的火炮陣地,大都布置在沿江十余公裏之外,都是為了往南岸防線和城市轟擊、配合清軍南侵之用。而這樣的火炮陣地,主要就是那八個戰略炮群。平時它們可以覆蓋整個南岸,包括把炮群和炮群之間的區域也覆蓋進去。但是現在,它們已經在“冰雹”的橫掃之下,成為熊熊燃燒的廢鐵了。

五分鐘後,第一艘沖鋒舟靠上北岸。船上僅存的五個士兵呐喊著跳下船,在爛泥裏劃著雙腿,努力向江堤上沖去。但是他們馬上就被機槍一一掃倒,胸口上噴著鮮血,撲倒在水窪裏。

但是,明軍的沖鋒舟接二連三地沖上岸了。很快,在這一段江灘上,清軍的兩門機槍要對付的就不再是5個明軍,而是50個、100個、500個……

越來越多的明軍吼叫著跳下船,手榴彈密集地投上江堤。趴在江堤上開火的清軍步兵被炸得血肉橫飛。

同時,伴隨著“嗖——嗖——”的尖嘯聲,一條條火龍從江灘上飛上江堤。火焰噴射器兵也上岸了。

江堤上,沙袋堆的機槍堡壘接二連三地被火龍“撲”到,裏面的清兵渾身大火地沖出來,慘叫著在地上打滾……

5:10,經過十分鐘的短暫戰鬥,南京到鎮江之間的這一段清軍江防,被明軍撕開了一個20公裏左右的口子。

其實這已經不能叫做“口子”了。南京到鎮江之間的總距離,不過50多公裏而已。這應該說,就像是被用霰彈槍在胸口轟開了一個大洞。

……

南岸停止了發射煙幕彈,很快這一段江面上清晰起來,後續的沖鋒舟部隊又排好了整齊的隊形,有條不紊地往北岸開進。

一船一船的明軍從沖鋒舟上跳下來,趟著齊膝的水,端著槍,背著沉重的裝備,往岸上進發。這一段江灘已經基本安全了,除了零星的槍聲,不再有戰鬥了。

明軍士兵們喘著粗氣,邊走邊四處看著。這是他們生平第一次踏上北岸的土地。

現在也不那麽黑了,可以看出好遠去。

東方已經呈現深藍色,快要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