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遼海驚魂(第2/4頁)

在緩緩降落的雪亮鎂光彈照耀下,5000米外發現了9艘魚雷艇,正在拖著白浪迅速貼近。整支艦隊立刻火炮齊鳴,海面上火光爆閃,無數條火連珠跳躍著,沖著那9艘魚雷艇飛去。

4艘驅逐艦也立刻開足全速,迎上去獵殺。

清軍三個魚雷艇中隊明顯也沒有多強的戰鬥欲望,眼見得偷襲失敗,在四千多米的距離打出魚雷,然後掉頭就跑。其中兩艘魚雷艇挨了幾發40毫米炮彈,也拖著熊熊大火跟回去了。

茫茫黑夜,驅逐艦不敢遠追,立刻收兵返回艦隊。整支艦隊同時轉向正南,用較窄的艦艉對著魚雷的方向,盡量減少自己的目標面積,同時全速行駛。

幾分鐘後,最後一枚魚雷在聲納中消失了,整支艦隊再次集體轉向,轉回原航向正東。

狹窄的渤海灣漸漸被拋在身後,艦隊沖進了廣袤的渤海。雖然整個渤海都在魚雷艇航程範圍之內,但畢竟被搜索到的幾率大大降低了。

接下來的三個小時之內,艦隊再沒遭到魚雷艇的襲擾。

……

5月9日淩晨0:30,艦隊已經處在渤海的正中心了。往東100公裏是渤海海峽,往西120公裏是大沽口。往北就進入了深邃的遼東灣,往南不到一百公裏就進入萊州灣。

現在艦隊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

這時候,旗艦洪武號發出信號,命令全體停車下錨,兩艘航母和兩艘巡洋艦的艦長來旗艦開會。

信號燈打出去,艦隊停下了,四艘軍艦的艦長乘坐小艇,登上洪武號戰列艦。

寬大的艦長室裏,每一個圓形舷窗的水密蓋都關上了,只有室內的幽幽紅光,照著桌上的海圖。

艦隊司令叼著煙鬥,征求幾個艦長的意見,是連夜闖出渤海海峽,還是在渤海裏呆到天亮,然後再像進來的時候一樣、大搖大擺地出去。

包括洪武號在內的五個艦長一致認為,在渤海裏呆到天亮再出去比較好。因為在這一天多的時間裏,清軍肯定已經在渤海海峽重新布設了水雷,而且肯定還會加大密度。茫茫黑夜中掃雷,很難排除幹凈,會有很多浮起來的水雷看不見。而且,清軍肯定在這出必經之路安排了大量的魚雷艇。

掃雷肯定只能掃出一條走廊,水域狹窄,而艦隊在這條狹窄走廊中難以回旋躲閃,很容易被魚雷艇得手。不管是水雷還是魚雷,只要吃上了就會是很大的損失,很可能會損失艦只。

相反白天通過呢,就基本沒什麽危險了。兩岸炮台反正也沒什麽威脅,沉住氣掃雷就是。

當然,在渤海中呆到天亮,也要冒上一整夜的危險。渤海並不是開闊的大洋,而且呈一個銳三角形,任何一點到陸地都只有不到50海裏的距離。清軍沿岸魚雷艇小基地很多,可以想象,這一整夜,他們會反復出擊、反復搜索這支明軍艦隊。

但是艦長們的意見是:凡事都是相對的,黑夜不利於我們發現魚雷艇,同樣也不利於魚雷艇發現我們。只要我們躲得好,幾百平方公裏的漆黑海面上,敵人想發現我們,畢竟還是挺難的。

……

於是,就這樣決定了。艦隊司令布置一番,四名艦長又坐著小艇返回各自軍艦。

艦隊用密電把決定發揮基地,然後轉向030,航向東北偏北,駛入200公裏深的遼東灣。

遼東灣是渤海最大的一個組成部分,200公裏長,最寬處將近150公裏寬。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岸是遼東半島,西岸是直隸-遼寧大陸。這裏水域寬廣幽深,而且沿岸都是遼東關外,清軍在沿岸的魚雷艇基地不像南邊京津、山東地區那樣多,是個躲貓貓的好地方。

淩晨1:40,艦隊開到了遼東灣的中部。艦隊司令在地圖上標上了艦隊的估計位置。他滿意地看到,這裏前不搭村、後不著店,兩岸荒涼的很。

東岸遼東半島上,蓋州在北邊,瓦房店在南邊;西岸遼東大陸上,葫蘆島縣在北邊,綏中縣在南邊。艦隊所在位置兩岸的地名,大都是什麽溝、什麽口、二道河子、三道河子之類的。

洪武分艦隊全體停車,下錨,關掉一切發出聲音的設備,就在這黑茫茫的海上休息。

驅逐艦也熄火下錨,在艦隊周圍排成遠遠的一圈,用被動聲納全神貫注地檢測著遠處的動靜。

時間一小時一小時地過去。看得出來,這一夜清軍魚雷艇也是卯足了勁兒,在渤海中玩兒命地搜索,非要給這支明軍艦隊吃上一兩條魚雷不可。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驅逐艦值班的觀測手在艦橋上開玩笑道,“大概是清虜皇帝開了金口,許下了什麽官、什麽爵的,引得整個渤海的魚雷艇艇長都心癢癢的吧。”

黑暗是弱者的盟友。弱小的滿清海軍,一定會趁著黑夜的機會,想辦法搞明軍艦隊一下子,至少不能讓他們完整地回去。清軍知道天一亮,自己就不再是這支明軍艦隊的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