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論》的兩個版本

美國第一部全面介紹中國歷史和現狀的著作《中國總論》(The Middle Kingdom),是19世紀美國漢學的代表作。20世紀美國漢學權威費正清評價此書說:“它簡明細致地描述了中國社會生活和歷史的方方面面,在今天看來仍然是一部有重要價值的著作。”(《中國沿海的貿易與外交》)

此書之作者衛三畏是美國最早的來華傳教士之一。1844年,他已經在中國工作了十一年,按照規定可以休假一次,父親每況愈下的身體狀況更讓他急於回國一行,可是他所屬的傳教差會資金緊張,無法提供費用;幸而衛三畏的老朋友、美國駐廣州商人吉登·納爾慷慨解囊,他建議衛三畏陪伴他經過埃及和歐洲回國,不過他本人由於業務的羈絆直到衛三畏到達美國後才離開廣州。為了表示對納爾的感謝,衛三畏將1848年出版的《中國總論》獻給了他。

1844年11月衛三畏獨自踏上了歸國的旅途。他這次回國不僅為了省親,也要為他主持的印刷所購買新的中文活字籌措經費。回到美國後,衛三畏四處活動,但資金還是有所短缺。於是衛三畏決定在家鄉及其附近地區發表一系列關於中國社會生活、歷史和制度的演講來掙點錢。此時鴉片戰爭剛剛打開中國的大門,有識之士對中國興趣濃厚,衛三畏的演講大受歡迎。從1845到1846年,衛三畏一共演講了一百多場,演講地點也從家鄉擴展到周邊的一些重要城鎮。這一番奔波勞累的意外收獲是使他多年積累起來的有關中國的知識系統化了。1846年底衛三畏決定將演講內容寫下來出本書,為此他來到紐約,除了偶爾外出發表一些演講外,一直專心寫作,直到全書完成。這本脫胎於演講的著作就是《中國總論》。一開始紐約幾乎沒有出版商願意接受它,最後好不容易才由威利和帕特南公司(Wiley & Putnam)出版印行。

《中國總論》分上下兩卷,長達1200多頁(上卷590頁,下卷614頁)。全書分23章,比較全面地介紹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狀況。衛三畏能夠在短短兩年內寫出這樣大部頭的著作,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在中國已經生活了十多年,特別是經歷了鴉片戰爭前後中國的深刻變化,具有豐富的感性認識。此外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不斷地研究漢語和中國社會文化,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理性認識。我曾在耶魯大學所藏衛三畏档案中,看到過他的一份書單,其中包括《史記》、《文獻通考》、《本草綱目》、《今古奇觀》、《大清會典》、《瀛寰志略》等五十多種著作,這些應該只是衛三畏讀過的一部分;除了中文書籍,衛三畏閱讀和參考的西文書籍也為數不少,這從《中國總論》的注釋中可以窺見一斑。

《中國總論》的出版為衛三畏贏得了不小的學術聲譽,1848年夏天,紐約州的協和學院授予他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早在獨立戰爭之前就有一些美國人表現出了對中國的興趣,但他們關於中國的知識完全來自歐洲人的著作。18世紀末中美直接貿易關系建立後,美國商人開始把他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美國人終於有了自己的信息來源。美國出版的最早一部關於中國的著作出自範罷覽(Andrew E.van Braam)之手。範氏出生於荷蘭,1758年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往中國,在澳門和廣州先後工作了十五年,他早在1777年就表現出對美國的興趣,1783年英美簽訂《巴黎和約》宣告美國正式獨立後,他就移居美國並於次年成為美國公民。此後他又重新效力於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廣州出任代理人。1794年他作為荷蘭使團的一員前往北京慶祝乾隆登基六十周年。這次特別的經歷為他提供了寫作素材,1797年他的著作翻譯成法文在費城出版,書名是《1794—179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赴中華帝國使團紀實》。但這本書出版以後沒有引起太大反響,一則它是法文著作,在美國不容易打開市場,更重要的是就在同一年斯當東爵士出版了他那部廣受歡迎的《英使謁見乾隆紀實》。英國的馬戛爾尼使團在荷蘭使團前一年出發,雖然沒有達到與中國建立正式關系的目的,但產生了幾部名噪一時的紀實作品,斯當東的這一部以其記錄的詳實最為知名。此後美國商人又出版了幾部關於中國的作品,均反響平平。

19世紀以來,歐洲來華傳教士憑借他們熟練的漢語技能和豐富的中國經驗寫出了多部有影響的作品,繼續在美國大行其道。德國人郭實獵於1831年至1833年不顧清政府的禁令三次沿中國海岸航行,其冒險經歷以日記的形式於1834年結集出版,受到熱烈的歡迎。此後英國人德庇時(John F.Davis)於1836年推出了《中國人:中華帝國及其居民概況》,為希望了解中國的西方人士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