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2/2頁)

真要算起來,對春秋禮樂秩序破壞得最嚴重的,恰恰是趙氏政權,在他們內部,本來只教公孫卿大夫子弟的官學徹底淪落為有教無類的私學,行伍老卒立功後能與宗室家臣並列,商賈百工對趙氏有貢獻的,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廟堂之內,成為大夫。

所以趙氏被克己復禮的孔丘批評也最多,但就這麽一個以破壞舊制度,建立自己新秩序為樂的政權,今天卻突然講究起“禮不伐喪”來,你敢信?

反正魏氏是一點都不信。

“明明應該趁亂侮亡才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楚隆下去後,魏駒恨得直咬牙,連連砸了好幾個案幾和燭架,趙氏這是明擺著不想繼續為他們家火中取栗了。但他也沒法說趙氏的不是,首先盟約裏說好了,攻擊河西時,魏為主力,趙韓為輔佐,趙氏幫他們打下了最難攻的少梁城,並且願意交給魏氏,任務已經完成,趙軍打道回府沒什麽問題。

加上趙無恤言之有物:趙氏是大國上卿,是諸夏的主盟者,要是幹出乘喪而伐的事情來,還怎麽做諸侯楷模?非但如此,他還要穿上喪服,為秦國降衰,朝著西方哭幾聲呢!因為禮制規定,凡是諸侯的喪事,異姓的在城外哭吊,同姓的在宗廟哭吊,同宗的在祖廟哭吊,同族的在禰廟哭吊。

算起來,趙氏與秦公室屬於同宗,擁有一個祖先,除了遙祭外,趙氏還得派使者去秦國的少昊廟、伯益廟、飛廉廟哭喪!

親親戚戚的,人家遇到喪事,我實在拉不下臉打上門去啊!

於是就在秦軍主力西撤之既,趙無恤派了位使者去雍都慰問,同時與秦國商量贖回他們左庶長之事,趙秦兩邊眉來眼去,突然就恢復了和平。

對此,魏曼多和魏駒只能暗地裏罵趙無恤幾聲,卻不能公開反對他的做法,父子倆發現在打了秦國後,自己已經進退維谷,前面是難纏的秦人,後面是陪著自己捅了馬蜂窩一棍就撤的“隊友”,單獨對付秦國勉強,若同時與秦、趙為敵,魏氏必亡!所以對趙氏,就算知道他們耍了花招,魏氏也只能陪著笑臉伺候著,一切等打完河西再說……

因為舍不得河西之利,魏氏裝聾作啞,就當不知道秦國有喪事,不知道晉國的執政已經與秦化幹戈為玉帛,繼續對雒水諸邑用兵。趙無恤心照不宣,也沒有強制魏氏罷兵,大打出手後,秦魏再和好已經不可能了,為了河西這塊肥肉,雙方必然是不死不休的局面。留守的秦人抵抗頑強,河西的戰事,只怕會一直打下去……直到西風壓倒東風,或者東風勝過西風。

魏氏的攻勢很猛烈,而秦伯死後秦國朝堂的震蕩遲遲沒有結束,到了五月中旬,大荔陷落,河西南部已經完全被魏軍控制,重心開始轉向北方,魏駒打算以少梁作為據點,拔除北征、彭衙等城邑。

然而當魏駒帶著軍隊去接收少梁時,卻再度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昔日一度繁華,也算雍州大邑的少梁城,如今卻成了一座鬼城,街巷空空如也,只有幾只野狗鉆來鉆去,而府庫裏,連一粒糧食都沒剩下!

趙氏輕輕地來,重重地走,城中的民眾、糧食,盡數被帶往樓、離石、藺三縣,充實那裏,為進一步開拓上郡做準備。他們揮一揮衣袖,只給魏氏留下了一座滿是殘垣斷壁的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