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跨越鴻溝(第2/3頁)

吳中元與姜振雖是閑談,卻也不是閑談,他想試探對於姜韜接任姜親王,姜振有無怨氣,畢竟二人都是嫡出,都有接任姜親王的資格。

姜振比姜南要大幾歲,吳中元就是他的妹夫,對於自己的這個妹夫,姜振還是比較親近的,原因有四,一是吳中元加升冊封他為勇王,二是吳中元曾饋贈蓮子擢升太玄,三是吳中元這個黃帝並不是繼承而來,而是身經百戰打出來的,最後就是當日姜正和黎泰偷襲吳中元,吳中元分明有機會殺了二人,卻冒著生命危險放過了姜正和黎泰,這足以證明吳中元的高尚人品。

實則姜振對於姜韜接任姜親王也是心存怨氣的,畢竟姜正是遇襲暴斃,臨死前並沒有留下遺詔,姜兆接任姜親王只是因為他是長子,但姜振也很清楚吳中元為什麽問起此事,吳中元是擔心他們兄弟相殘,內訌生禍,屆時作為黃帝的吳中元會很難做。

既然吳中元問起,姜振便明確表態雖然心存怨氣卻絕不會手足相殘,會遵從吳中元的號令和調度。

對於姜振的通情達理,吳中元甚是欣慰,沉吟過後擡手召來不遠處的吳荻,命她擬旨並聯合吏部兵部發下函文,將此番出戰的硯山等五座牛族垣城劃歸勇王姜振統轄。

姜振雖然一直在外駐防,卻並沒有裂土封王,聽得吳中元降旨,急忙跪倒推辭,吳中元知道他在擔心姜韜會心生不滿,便擺手說道,“中原諸城皆為寡人所有,兩位親王只是代為管轄,既為勇王,豈能無有封地?這五座垣城與你安身立命,余下二十五座牛族城池仍歸姜韜代管。”

聽得吳中元言語,姜振這才謝恩領旨,心中感動,與吳中元越發親近。

就在此時,負責搜查祭壇的勇士前來稟報祭壇裏的情況,確定祭壇裏沒有魔族潛藏,吳中元方才率眾離去,此處的善後工作交由姜振帶領牛族勇士處理,所有的戰利品一分為二,一半賞賜給姜振,由他處理分配。另外一半裝車發運,送往有熊。

大傻已經載了阿洛和阿炳先回去了,回返途中吳中元便與吳荻同乘金雕,而是王欣然則與吳煥同乘,吳煥也是聰明人,一路上一句話都沒跟王欣然說,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為他知道王欣然和吳中元的關系,而是王欣然長的很漂亮,領導身邊的漂亮女人,最好還是敬而遠之。

回到有熊已是四更時分,吳中元有傷在身,便沒有例行上朝,而是回到後宮繼續休養。

有傷在身,也不便亂跑,隨後幾日一直在東院休養,雖然名為休養,卻也不曾閑著,此前煙雲山那具天仙肉身在散功自爆之前他已經窺探出了其靈氣運行的軌跡,此番要做的就是推敲出晉身天格九階的方法。

這個工作之前已經推進了七成,遇到的瓶頸也被萬山紅一語道破,由太玄晉身玉靈,跨越了好幾階,經絡自然耐受不住,需要反向倒推,循序漸進。

雖然進展很順利,但推研的難度還是很大的,因為三族練氣的法門是不一樣的,而今天下一統,他必須推研出適合所有練氣之人的晉身法門。

七日之後,跨越鴻溝,突破地格九階的練氣之法徹底完善,此時傷勢幾乎盡愈,姜南也守孝回歸,吳中元便率眾前往九黎,為先母起墳。

此番出行他也沒有帶很多人,只帶了王欣然,姜南,吳荻,吳卿四人以及禮部輔事姜璐以及工部輔事黎鑄。

按照禮數,遷墳合葬時兒子和媳婦都應該到場,故此他帶上了姜南和吳卿,王欣然現在的身份是禁衛統領,吳荻的身份是戶部主事,帶她們同行也是為了一並叩拜故去的婆婆,明正她們的名分。至於帶上禮部輔事和工部輔事,則是為了在起墳合葬的過程中齊全禮制和禮法。

午後出發,日落之前趕到九黎,由於之前已經與黎泰議定了時間,眾人趕到之時黎泰已經率眾等候多時。

在王宮前等候接迎的足有近百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黎泰的家眷親屬,還有一部分是鳥族的高階勇士。

由於此番吳中元的身份是來遷墳的孝子而不是出行的君王,黎泰的母親便沒有出來迎接,按照禮數,應該吳中元去拜見她。

由於此前曾經偷襲過吳中元,再次見到他,老太太免不得有些尷尬,可能是想到自己死去的女兒,老太太既愧疚又難過,免不得哽咽落淚。

由於遷墳的時辰是次日四更時分,當晚吳中元便將不久之前剛剛推演完成的練氣法門傳授給了黎泰,並授權給他,讓他酌情轉授。

黎泰大喜過望,此事不止是他之幸,也不止是吳中元之幸,而是中原所有練氣之人之幸,更是人族之幸,有了晉身天格九階的練氣法門,人族就有了與其他四族一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