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營救(第2/3頁)

信鳥不需要進行復雜的馴養,只需將它們自老家帶過來,以後遇到什麽事情需要與那裏進行聯系就放飛信鳥,它們自己就飛回去了。

瑣事交代畢了,吳中元驅乘大傻升空,升空之後方才想起這裏沒有大傻的落腳之處,自半空告知姜大花,讓她自崮山歷山洪山的驛場為大傻搭建廄棚,儲存“糧草。”

尚未飛離城池上空,吳中元突然又想起一事,又命大傻兜了回來,這時姜大花仍在原處,他跳將下來,將阿洛的年紀樣貌告訴了姜大花,讓她多加留意,如果發現阿洛的行蹤,便設法通知她往大澤去。

連山他曾經去過,輕車熟路,傍晚時分趕到,自城外落下,命大傻自去尋食,由於此前大傻多有勞累,此番便讓它多吃一點,由五分飽提升到了七分飽。

大傻很滿意,摩擦翅膀發出聲響表達自己歡喜的心情,時間一長,他已經能夠根據大傻摩擦翅膀發出的哢哢聲判斷出哢哢聲所蘊含的意思。

黎萬紫很是細心,他自九牧離開的時候黎萬紫不但給他準備了幹糧,還準備了更換的衣服,為了方便他隱藏身份,其中就有便服。

換上便服,將包袱和猁龍棍交由大傻看管,然後快步往東門走去,趕在城門關閉之前進了連山城。

最先去的地方就是當日囚禁吳荻的地牢,地牢關押犯人,腦袋都是露在地面上的,自圍墻外仔細看過,沒有發現那兩個犰狳。

轉念一想,它們沒被關在這裏也很正常,這兩個東西會打洞,尋常的地牢困不住它們,可能被關在了別處。

當日那兩只犰狳在連山城鬧出了很大的動靜,一個在女浴室亂躥,一個在市井狂奔,知道它們下落的人應該不少,可以設法打聽它們的消息。

離開囚牢之前,吳中元又翹著腳重新看了一遍,這兩只犰狳幻化成人之後都是侏儒小矮子,就算被關在囚籠裏,也露不出頭來。

仔細看過,確定沒有,這才往別處走了。

與崮山和歷山洪山不同,它們只是垣城,而連山是牛族的都城,城池很大,來這裏進行易換的人也很多,故此街上也有客棧和酒肆,由於正是吃飯的時間,吳中元便往酒肆去。

他身上帶了不少銅片,這時候金屬與鹽巴一樣,都是貴重事物,可以進行易換。

隨便叫了點吃的,吳中元坐在角落裏暗中觀察酒肆裏的兩個夥計,評估哪個更機靈,賄賂也好,打探消息也好,都要找聰明人,絕不能跟愚蠢之人打交道。

但不等他做出決定,就有了意外的收獲,是幾個下工的民夫在喝酒說話,其中一人無意之中說了句,“那地洞的石壁好生堅硬,虧得那兩個夯貨,若是由我們斧鑿敲打,怕是一天也挖不出半尺。”

夯貨的意思等同缺心眼兒,那兩只犰狳的智商擔得起這個評價,又是“兩個夯貨”,不需問了,定是它們兩個。

聽這些民夫言語,好像連山也在挖洞,這也符合姜正的作風,姜正人老成精,未雨綢繆,已經在為之後可能出現的變故做準備了。

挖洞就得搬土,這就好找了,沒怎麽費事就找到了施工地點,位於牛族王宮西面的山腳下,洞口很大,並不隱蔽,洞口不遠處就是民居,開挖這處山洞很可能是為了給城中居民提供避難所。

看到洞口的同時,吳中元也看到了那兩個倒黴鬼,洞口是朝東開的,在洞口的左側有兩個鐵籠子,大小跟現代養狼狗的籠子差不多,它們就被關在兩個鐵籠子裏,都是坐著的,手裏捧著個破缽盂,籠子不遠處拴著一條中華田園犬,正在沖它們吠叫。

這時候民夫已經下工了,由於施工地點在城裏,不怕敵特進行破壞,也沒有留下守衛。

可能是夥食不太好,“大哥”一邊吃一邊嘟囔,它嘟囔,狗就沖它叫,然後它就生氣,轉頭罵狗,於是狗就叫的更厲害。

與大哥的不老實相比,老二顯得比較慫,見大哥發火兒,就自一旁勸,它一插嘴,大哥又開始罵它,翻老賬,罵它不仗義,當日盜竊失敗,老二見勢不好,撇下它先跑了。

老二不敢還口,但也不想默認,只道大哥先跑了四回,而它只先跑了那一回。

二人聒噪的時候,吳中元開始斟酌該如何營救,誰也不會想到會有人來救它們,故此想要救走它們並不費事,但他並不準備兩個全救走,老二比較聽話,可以救老二,把大哥留下幫牛族繼續挖洞。

這倆家夥都是有靈氣修為的,按理說這種籠子關不住它們,很可能是穴道被封了。

鐵籠子很是堅固,鎖頭也大,他也沒辦法將其打開,想要營救,只能將鐵籠子一起帶走。

有大傻在,吊走鐵籠子並不困難,只需準備繩索,然後還得把狗給處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