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鑒賞的程度(第2/2頁)

“一個人先在他自身裏喚起曾經驗過的感情來,在他自身裏既經喚起,便用諸動作、諸線、諸色、諸聲音,或以言語表出的形象來傳這感情,使別人可以經驗同一的感情——這是藝術的活動。”

“藝術是人類活動,其中所包括的是一個人用了某一種外的記號,將他曾經體驗過的種種感情,意識地傳給別人,而且別人被這些感情所動,也來經驗它們。”

感情的傳染,是一切藝術鑒賞的條件。不但文藝如此,大作家在其作品中絞了精髓,提供著勇氣、信仰、美、愛、情熱、憧憬等一切高貴的東西。我們受了這刺激,可以把昏暗的心眼覺醒,滯鈍的感覺加敏,結果因了了解作家的心境,能立在和作家相近的程度上,去觀察自然人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用了曾在作品中經歷過的感情與想念,來解釋或享樂,因了耽讀文藝作品,明識了世相,知道平日自認為自己特有的短處與長處,方是人生共通的東西,悲觀因以緩和,傲慢亦因以減除。

好的文藝作品,真是讀者的生命的輪轉機。文藝作品的鑒賞,也要到此境地,才是理想。對於作品,僅以事件趣味或文字趣味為中心,實不免貽“買櫝還珠”之誚,是對不起文藝作品的。

“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2]試看孔子對於《詩》的鑒賞理想如此!

我們對於文藝,應把鑒賞的理想,提高了放在這標準上。如果不能到這標準的時候,換言之,就是不能從文藝上得著這樣的大恩惠的時候,將怎樣呢?我們不能就說所讀的作品無價值,依上所說,我們所讀的都是高級文藝,是經過了時代的篩子與先輩的鑒別的東西,決不會無價值的。這責任大概不在作品本身,實在我們自己,我們應該復讀瞑思。第一要緊的,還是從種種方面修養自己,從常識上加以努力。舉一例說,哲學常識是與文藝很有關聯的:要想共鳴於李白,多少須知道些道家思想,要想共鳴於王維,多少須有些佛學趣味;毫不知道西洋中世紀的思想的,當然不能真了解但丁(Dante)的《神曲》,毫不知道近代世紀末的懷疑思想的,當然不能真了解莎士此亞的《哈姆雷特》。

注釋

[1]《歸方評點史記》——歸即歸有光,方為方苞。

[2]見《論語·陽貨篇》。

閱讀延伸

《哈姆雷特》、《神曲》、《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