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臥薪嘗膽(第2/3頁)

這些北洋實權督軍,將正府批評一番,順帶大刷存在感的同時,正府權威,自然一路走低。

這些雞毛撣子的文字未必高明到哪去,但是他們的簽名極有力量,每一份電報的附屬簽名上,都有幾個師長、旅長甚至是團長的名字。這些名字後面,都代表著數字不等的槍杆子。共合正府向來以民住為標榜,議員的話可以不聽,民眾代表可以不認,但是槍杆子的態度,卻必須謹慎對待。

雖然段芝泉也炮制出幾省督軍堅決擁護正府,誓與南方死戰到底的通電,但是很快,上面的簽名人,就公開發布電文宣稱,自己對此電報並不知情,簽名更非本人手筆。漫天飛舞的電報,為共合報紙增加了無數材料,也為電報局貢獻了大筆收入,提前完成了本季度指標。

隨著電報事件越鬧越大,段芝泉的臉色就越來越難看。這些督軍明顯不把自己放在眼裏,這次的通電風波,與其說是支持趙冠侯,不如說是,這些督軍們有意看自己的笑話。他們並不喜歡馮玉璋,但也不代表就喜歡自己。如果硬要說他們喜歡誰的話,他們更喜歡自己做主。

本以為倪繼沖事件後,山東會成為督軍公敵,不想,督軍們對於正府的抵觸情緒更大。在這麽多督軍的壓力面前,即使段芝泉再怎麽不情願放棄征南,也只能屈服。

京城裏正式的命令還沒下,已經有人開始請戲唱曲,慶祝南北和平,倒逼正府背書。梨園子弟紛紛抵京,應酬大小飯局,或是在戲樓掛牌賣票。徐又錚甚至請了一出楚漢爭,到安福俱樂部來演。

徽班進京,皮黃定音。安徽與京劇淵源最深,段芝泉本人雖然不好皮黃,但是皖系軍政兩界人士,不乏梨園護法名票,對小扇子的安排大加誇口。聽著外面絲竹陣陣,休息室內的段芝泉忍不住道:

“你看看,這些人成個什麽樣子?在他們心裏,我看巴不得希望兩下不要打,立刻就停兵,他們才好逍遙自在。連我們自己人都掣我們的肘,這還能做成什麽?趙冠侯安徽易督,湖北奪權,按說應該成為督軍公敵。沒想到,現在各省督軍還是買他的賬,這未免也過不可思議。”

徐又錚道:“趙冠侯很聰明,他如果真的安排自己人在兩湖做督軍,肯定有人要出來說話。可是保了王子春做兩湖巡閱,兼湖北督軍,從表面上,並沒有動王子春的位置,還讓馮系的地盤,憑空深入到了湖南。這於督軍還是馮玉璋,都沒什麽害處,他們也就不會反對。如果現在執意南征,魯軍絕不會服從正府命令。沿途各省督軍,也不會同意借道,道路不通,我們的兵是過去不的。他們這幾年日子過的太好,已經不想受苦。再往下打,不管是廣西,還是雲南,都是遠瘴之地,一說到那裏當督軍,就覺得受苦。四川雖然富裕,可是現在四川聽說有上百萬軍隊,幾千個司令,好比是一座隨時可能噴發的火山,同樣沒人敢進去。”

“更可恨的是孟思遠!還有陳冷荷、戴安妮那兩個賤人!”段芝泉恨恨道。他的大男子主義情緒很重,向來不滿意女性為官,更不滿意女人的職位在男人之上。而陳戴兩女不給他面子,財政部幾次和共交兩行商議借款,都被無情駁回。相反,倒為了孟思遠修鐵路大力籌款,就更讓他氣憤。

再者孟思遠修鐵路,既要人力也要經費。是以在國會上,他多次公開指出,當前中國需要和平,青壯年應該成為工人而不是軍人,寶貴的資金應變為鐵軌枕木而不是槍炮彈藥。山東議員對孟思遠的提案又大力支持,有他在國會來搗亂,征南令也無法通過。

徐又錚臉上帶著一絲不屑的笑容。“這群督軍,都是些鼠目寸光之輩,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小站練兵時代。有了地盤,發了財,又娶了小老婆,就心滿意足。不大願意為擴大地盤,去跟人拼殺,更不願意吃苦,一聽到停戰當然高興了。再說趙冠侯兵進兩廣,與自己所在的省份,實際是被兩湖切割開,勢成飛地。委任大將怕養虎為患,自己坐鎮,又怕失去根基。井底之蛙,他們的目光……看不到多遠。”

段芝泉的臉上,隱隱有些發熱,他總覺得,徐又錚這話,半是說人,半是訓己。對於地盤念念不忘的,難道不是自己?

畢竟接收了袁氏遺產的段系,在名義上,控制大批部隊,直接控制的也有模範軍這種強悍武裝,但是卻缺乏自己的基本地盤。雖然在內閣呼風喚雨,但是地方上服從自己的省份並沒有幾個,所以對於地盤的需求,他比任何一個督軍都要迫切。

接管其他人的地盤,都可能釀成北洋內部的火並,唯一的希望就在南方。可是連徐又錚都支持停戰,部隊又怎麽可能打的出去。他加重了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