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其實大有可為(第2/2頁)

“這,我倒是第一次聽說。”

楊守文笑著回答,一邊打量著眼前的景色。

金華山前山是主峰,山腳下有一座百尺橋,橋頭還有一塊石碑,上面雕刻有字跡。

楊守文下馬走上前,就見那石碑上寫著: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的詩句。

“這是陳子昂的《登金華》,前面這百尺橋,也就是因為詩中那句‘虹飛百尺橋’而得名。

咱們就牽馬步行,過此橋後,便是金華觀。

趙太賓言金華觀的齋飯乃射洪一絕,我也聽人說過,今日正好可以一探究竟。”

“怕不是趙太賓要求,而是四郎你嘴饞了。”

“哈哈哈,知我者,青之也。”

明秀笑罷,話鋒卻突然一轉,輕聲道:“趙太賓此人淡泊名利,想要說服他並不容易。

青之,你可有腹案?”

楊守文眉頭一蹙,搖搖頭道:“確未有腹案,不過走一步,看一步罷了。”

昨夜和陳子昂一番暢談,讓他有了一些想法。

趙蕤雖才情高絕,若桀驁不馴,不願低頭,他也不會勉強。畢竟,強扭的瓜不甜,與其逼迫趙蕤,倒不如讓他踏實寫完了長短經,過他的隱士生活去吧。楊守文可不希望千辛萬苦找來的謀主,變成老子一樣的伺候!那樣的話,著實沒有意義。

兩人一邊說,一邊牽馬穿過百尺橋。

過百尺橋,順左上三十余階石階,便到達了金華觀的前山門。

一眼望去,層層石階直上山頭,兩旁古柏森森,雲環霧繞,頗有幾分世外仙山的韻味。

而山門外,有道童等候。

見楊守文兩人前來,道童邁步上前,稽首道:“無量太乙救難天尊,敢問可是楊、明兩位居士?”

“正是。”

“東巖子師叔命小道在此等候兩位大駕光臨。

師叔在後山設下酒宴,請兩位居士隨小道來吧……”

趙蕤早年間入道,道號東巖子。

他在巴蜀地區的道門中,頗有些名望,故而這小道童稱呼他做‘師叔’也不足為奇。

楊守文兩人把馬匹交給了小道童,就見那道童招手,又有幾個火居道士上來,接過韁繩。道童旋即在前面領路,楊守文和明秀則跟在他身後,循著石階緩緩而行。

那石階長短不一,頗有些陡峭。

而道童行進間,卻如履平地,絲毫不見吃力,顯然也是有功夫在身。

他一邊帶路,一邊與楊守文兩人介紹沿途的風景。雖說他帶著些許口音,卻足以讓楊守文和明秀聽得明白。

“太賓先生倒是好安逸,居然選了如此風景,真高士也。”

明秀被沿途風景所吸引,一路贊嘆不已。

三人穿過祖師殿後,則側門出道觀,來到後山。

遠遠的,就見一幢茅屋建在山頂。在茅屋前,建有一座四方亭,趙蕤一身道裝,便端坐在那四方亭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