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越人歌(第2/2頁)

他想幼娘,不知道幼娘今在何處。

他思李過,回憶和李過在洛陽相識的點點滴滴。

史書毀人,也是他自己的刻板偏見。今日的結果,對他而言倒也不算什麽,只是每每想起他那天在奉先寺說的話語,這內心之中,對李過的愧疚也就加深幾分。

正午,陽光明媚。

楊守文坐在院子裏,心不在焉的翻著一本楚辭。

就在這時候,院門打開。

一個內侍拎著食盒走進來,躬身向楊守文一揖,輕聲道:“奴婢見過征事郎。”

自住進這東城獄以來,每日來送飯的內侍,從沒有和楊守文說過一句話。而且,這內侍的聲音聽上去有些耳熟,讓楊守文不禁心中一愣,驀地便擡起頭來。

“小高?”

楊守文萬萬沒想到,送飯的人,竟然是高力士。

只見他把手指放在唇邊,示意楊守文不要說話,然後把食盒放在了門廊上。

然後,他躬身向楊守文行了一禮,便往外走。

除了最開始那一句話之外,他再也沒有說任何話語,更沒有給楊守文做出任何暗示。

什麽意思?

楊守文有點錯愕,但轉念一想,目光立刻又落在了食盒之上。

他坐起來,把食盒拉到身邊,打開了蓋子。裏面的食物,倒是沒有什麽出奇之處,和往常的食物一樣。楊守文正要盒子搜了一遍,沒有任何發現。當下,他蹙眉看著眼前的食盒,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把那蓋子翻過來,就見那蓋子裏面,有一卷紙條。

他把紙條取出,打開來。

紙條上寫著字,不過字體有些難看。

楊守文倒是知道,李過不擅書法,為此他還嘲笑過李過,氣得李過很長時間沒有理他。

這些字,依舊有些難看,可是比之之前,卻有明顯的進步。

很顯然李過是用了心,下過功夫。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夕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是一首《越人歌》,源於楚辭,成於春秋,是江南吳越之地的一首民歌。

民歌的意思是說,今天晚上是怎樣的一個晚上,乘船在河中漫遊;今天又是一個怎樣的好日子,能夠與王子同在一艘船上。承蒙你的錯愛,不以我的鄙陋為恥,而我的心緒紛亂不止,只因為能夠與你相識……山上有樹木,樹木有丫枝,我真的很喜歡你,可是你卻不知道。

這是一首跨越了階層的求愛民歌。

楊守文看罷,心裏卻沒有絲毫的喜悅,反而因為這樣一首詩,而變得情緒低落。

李過用這首詩在問他:我可以什麽都不要,我只要你知道,我喜歡你,愛你……在你的面前,我從來都不是什麽安樂公主,我只是你的‘小過’,而你是我的王子。

一個公主,能夠用這種謙卑的言語來向他求愛,可以想象是付出了多少的勇氣!

楊守文一遍一遍的讀著,腦海中卻不自覺的浮現出,李過那張梨花帶雨的盈盈笑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