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軍事變革(第3/3頁)

“是啊?廂軍軍費占多少?”

“去年一年,全軍軍費共計五千萬緡,廂軍便占了一千五百萬緡!也就是說,我軍三分之一的軍費,並沒有用在軍隊建設上,而是用來養活數十萬的廂軍農民工!”

高滔滔緩緩點頭,廂軍乃冗軍之源,這句話她以前多次聽夫君宋英宗和兒子宋神宗說起過。宋神宗也曾經致力於整治廂軍,但收效甚微。不僅有些擔心,問道:“廂軍之禍,你不必多說了,我也知道,你就說你準備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吧?”

“這是個老大難問題,如果動作太大,急於求成,會引起巨大反彈。所以,要分步驟按計劃進行,使用溫水煮青蛙策略……”

“溫水煮青蛙?”

“嗯,如果把青蛙放進熱水裏,它會很快跳出來逃走,而把青蛙放進冷水裏,慢慢加熱煮開,直到青蛙被煮熟,它也不會跳出來。(據說這個故事有人試驗過,結果相反:溫水加熱到一定的熱度,青蛙還會跳出來逃走,而如果是滾水,青蛙掉進去,一下就被燙死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高滔滔道:“我明白了,就是循序漸進的意思。”

“正是!廂軍數量眾多,先帝進行了大量裁軍之後,全國廂軍依然還有二十二萬之眾。要分割整改,一口一口吃掉。不能一下全盤改革。”

“你具體說說你的想法。”

“先帝進行整編裁軍,還是很順利的,廂軍從最初的五十多萬人,裁減到了現在得二十二萬人,番號也從兩百八十幾個,縮減為一百二十多個。整個軍隊沒有大的反彈,我們可以繼續按照先帝的思路和成功做法往下走。先堵住入口,從今以後,永久取消所有廂軍擴軍計劃,從源頭上堵死,然後有計劃按步驟地進行裁軍,每一年裁三萬,七八年左右,便可將廂軍全部裁減完!”

“裁減的廂軍如何安置?”

“老、病、殘的廂軍,由朝廷養老;技術兵有選擇保留;其余專業廂軍,實行軍齡買斷和政策安置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安置。”

高滔滔有些頭暈,問道:“什麽意思啊?”

“六十歲以上的廂軍老人,重病或者殘疾喪失勞動力者,按照原月俸繼續領取,直到死亡為止。我統計過,這一部分占廂軍總數不到一成。國家花錢養他們,一來體現仁政,二來,可以取得對廂軍改革的良好口碑。”

“很好,我完全同意。你接著說。”

第一個計劃就得到了高滔滔的支持,讓杜文浩信心大增。說道:“對廂軍中的作院軍、壯城軍、橋道軍、船坊軍等軍種中的有技術的兵,只要年輕,都可以留任,整編成專業的工程兵、後勤兵和兵工廠工人。這是軍隊需要的兵種。我統計過,這些有技術的兵,大概占廂軍的三成左右。也就是七萬人。在和平時期,這樣的規模已經夠用了。但是,在管理上不能再歸於地方衙門,否則又成了地方衙門差使的對象了。”

宋朝的廂軍是雙重領導,一方面聽從三衙的領導,另一方面,又服從所在地方的安撫使、經略使等“率臣”的領導,而這些率臣,一般都有州府的知府等行政長官兼任。廂軍受地方政府領導,自然避免不了被地方政府差使。

高滔滔道:“有道理,你認為該如何管理?”

“取消雙重領導,直屬朝廷,戰時根據需要統一調配,擔負運輸保障加固城防修路架橋等軍事輔助任務;非戰時,工程兵可以承包橋路房屋等工程建設賺錢,上交稅利。後勤兵平時可以從事回易,補貼軍用。但僅限於後勤兵,對於作戰部隊,嚴禁從事任何盈利性營生。”

“嗯,這個要分步驟按計劃進行吧?”

“是的,我所說的全部改革計劃,除非特別申明的,都是分步驟按計劃進行,先進行局部試點,積累經驗,然後逐步推廣,力爭不出現社會面大的波動。”

高滔滔點頭道:“我看可以。老病殘占一成,技術兵占三成,剩下的六成如何安置?”

“剩下的六成屬於轉業安置對象了。對於轉業的廂軍,可以聽其自願,有兩個選擇,一種是由朝廷一次性出錢,將他軍齡全部買斷,他拿錢走人,自己愛幹什麽幹什麽去;第二種,是朝廷安置工作。”

“一次性買斷?怎麽買斷啊?”

杜文浩掰著指頭道:“對於軍一級高級將領,安置到朝廷各衙門供職。享受的月薪待遇不變。對指揮(營)級將官,按服役年限長短計算買斷軍齡費用,一次性買斷軍齡,另外,每月支付原月薪的七成作為生活費;對都一級將官,也按服役年限來計算買斷軍齡費用一次性買斷,不再享受每月生活費待遇。”

“嗯,”高滔滔沉吟片刻,說道:“我覺得這樣處理很好很合理,費用不算大,應該可以讓這些將官滿意,保證轉業的穩定。那對廂軍士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