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3/4頁)

皇太後卻也好想忘了杜文浩的存在,依舊歪著身子躺在軟榻上,好一會,才擺擺手,指了指旁邊的交椅,示意讓杜文浩在交椅上坐下。又繼續沉默不語了。

皇太後不說,杜文浩自己自然也不敢亂說,靜靜坐著等。

半晌,皇太後才幽幽道:“哀家有件事很棘手,一直想找個人出出主意,這些天思前想後,就只有你最適合。”

杜文浩心裏咯噔一下,雍王和司馬光都猜到了這一點,這些老謀深算的政客對政治的敏銳觀察力簡直驚人。要玩政治,自己可不是他們的對手。

皇太後道:“皇上突然駕崩,沒有留下任何遺詔,甚至來不及冊立太子。朝中大臣們現下分作兩派,一派是蔡確為首,擁戴雍王繼位,另一派是司馬光,死諫讓六皇子繼位,讓哀家垂簾聽政。哀家沒了主意。你……,你是局外人,幫哀家出出主意吧。”

杜文浩已經知道皇太後會問這個問題,一路上也在想這個問題,臨到頭了,卻還是不知道該怎麽回答這個問題,也想不到皇太後會直截了當就問了出來。他卻不知,這七天七夜裏,皇太後幾乎就沒合眼,腦海中一直在想這件事,所以沒有拐彎抹角,第一句話就問了。

杜文浩來之前本想好幫著雍王說服皇太後讓雍王承繼皇位,卻剛才聽了焦公公一席話,杜文浩猶豫了,萬一焦公公說的是真的,這雍王是個不講信譽不義氣的人,輔助他登基之後,他反過來跟自己秋後算賬,那自己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件事關系身家性命,千萬不能急,必須謀定而後動!

所以,杜文浩欠身道:“微臣感激皇太後的信任,雍王爺和六皇子各有千秋,的確難以抉擇。不知皇太後是怎麽個想法?”

皇太後幽幽道:“哀家要是有主意,就不用叫你來問了。”

“皇太後終得有個想法吧?”杜文浩想看看皇太後內心是怎麽樣的,然後才好作出應對。

皇太後心裏已經將杜文浩看做自己人,並不隱瞞,嘆了口氣,說道:“大統理應由長子承繼,這是歷朝歷代的遺規,讓皇孫承繼,符合正統,可是,皇孫承繼皇位,必然由哀家垂簾聽政,可哀家根本不懂國政,如何聽政啊?再想想,哀家的兩個孩子,卻也是治國安邦的棟梁之才,若讓皇孫讓了皇位給他們,哀家倒也省心了,又怕朝中司馬光那幫大臣們不依。唉……!再則說了,顥兒頵兒這兩孩子生性要強,從小如此,想要的東西變著法都要得到的,現在說了要承繼皇位,若是不能,就怕他們兩將來為難皇孫……”

杜文浩躬身道:“皇太後英明!”

皇太後一愣:“此話怎講?”

“皇太後已經洞察雍王之心,這也正是微臣擔心的。現下立誰為君並不是最緊迫的事情!”

皇太後微微吃了一驚:“那還有什麽比這更緊迫的事情?”

“有!”杜文浩道:“玄武門之變,迫在眉睫!”

“啊?”皇太後這七日一直閉門不出,躲在深宮裏面,對外面的事情一點不知道,加上她本來就生性柔弱,卻偏偏被推到決策國家領袖人選這樣的至關重要的位置上,她只會吟詩作賦,輕歌曼舞,可說到國政大事,那就半點主意都沒有的。陡然聽到杜文浩說玄武門之變,唐朝這場血腥的宮廷政變的歷史事件,作為皇太後的她,如何會不知道,心底深處也最害怕的就是宮廷政變。所以不禁打了個激靈。急聲問道:“怎麽回事?”

杜文浩知道她不問國政,不知道裏面的兇險,欠身道:“京城裏的禦林軍共分三部分,殿前侍衛司、侍衛步軍司和侍衛馬軍司,本來,這三隊並無統一指揮,各自聽令於聖上,而且,三衙只有領兵權,沒有發兵權,發兵兵符掌控在樞密使手裏,但現在不知怎的,聖上駕崩之後,三隊中的前面兩軍,已經被雍王控制,後面一軍,則由六皇子的人韋岸韋大人控制。”

“啊?怎麽會是這樣?”皇太後聲音都顫抖了。

“是啊,雖然雍王有兩軍,韋岸只有一軍,但韋岸的一軍是殿前侍衛,是精銳中的精銳,目前又掌控了皇宮,可憑借皇城堅固城墻防守,所以兩派現在可謂勢均力敵。但所以,不論皇太後你決定由誰承繼皇位,都有可能引起另一方使用武力奪權。那時候,玄武門那樣手足相殘的悲劇只怕就會在咱們大宋重演!”

皇太後身子猛地坐直了,抓住了腰上的白綾,緊張地問道:“不會吧……!你是怎麽知道的?”

“是焦公公在來的路上告訴微臣的,不過還沒有核實,如果皇太後覺得有必要,微臣可以派人核實情況,但請皇太後務必及早想出應對之策,否則,宣布繼承人之時,只怕就是我大宋災難之日!就算這消息虛假,有備無患,未雨綢繆也是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