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青青竹樓(第3/4頁)

錢不收躬身答應。

蘇軾道:“眼下糧商已經開粥廠賑災,城裏百姓吃的暫時解決了,韓大將軍馬上要把賑災糧運來,咱們得先把受災情況摸清楚,列出受災戶名單,到時候好下發賑災糧。”

杜文浩他們的放貸公司是把糧食放貸給那些地裏還有莊稼,秋收能償還的農戶,以及能找到抵押從米行借貸銀錢重新做生意的商戶,只有抵押擔保夠,借多少都可以。而對於莊稼被完全或者大部毀損的農戶,以及城鎮裏房屋店鋪被燒毀的而又沒有抵押擔保的住戶和商戶,朝廷下撥賑災糧款予以救濟,當然,這種救濟只是救急不救貧,只能解決幾天最多十幾天的口糧而已,讓你這段時間可以找到賺錢或者謀生的事情。

杜文浩點頭道:“對,明天就開始這項工作。對了,難民占了你的知州府衙門,得盡快想辦法讓他們有所歸才行,就算你不著急進去辦公,百姓也著急新建家園啊。這該怎麽辦?”

蘇軾道:“先前我們下鄉巡查災情的時候,我見這個地方有山有水,而且到處都是竹林,竹子長勢很好,而且竹子很便宜,可以用賑災款大量購進,給災民用竹子搭建簡易房屋暫住,反正現在天熱,還不用擔心禦寒問題,緩出時間讓他們找生活營生,掙錢新建自己的房屋。”

杜文浩撫掌笑道:“好主意!你咋想到的呢?”

蘇軾微笑道:“我們家鄉也有很多竹子,窮苦百姓修不起房的,就用竹子建房,雖然冬天不太好過,但比躺在露天要強多了。”

野外山上的竹子並非無主之物,而是歸屬於山嶺地主的,不過竹子長得很快,兩三年就長成了,所以價格比木材要便宜很多。第二天,杜文浩派出官吏,到附近收購竹子。那些山嶺地主聽說是他收購的,而且是用來給難民修建臨時住所的,盡管錢還沒到只能打白條,也沒有不答應的,很便宜的價格便出售給了他們。

杜文浩張貼公告征集篾匠和懂建房的木匠,用管飯和少量的工錢為報酬,開始給城裏房屋被燒毀的住戶修建臨時住所。這個行動讓不少人得到了就業機會,同時也解決了難民住宿問題,這讓城裏難民們對他都是感激涕零。

安排好之後,杜文浩帶著官吏來到衙門,登記核實住房商戶燒毀情況,以便按計劃修建竹樓。

難民們見杜文浩進來,趕緊上前跪下磕頭表示感謝。

杜文浩微笑著讓大家起身,跪在最前面一個大約十一二歲的男孩目不轉睛地看著杜文浩,似乎欲言又止。杜文浩很快發現了他,只見他看著很機靈,高高瘦瘦的,杜文浩走上前去,那孩子連忙將頭低下了。

杜文浩問道:“你叫什麽名字,你這麽瞧著我,可是有什麽話想對我說?”

孩子擡起頭來,有些害羞地笑了笑,道:“我聽剛才那個姐姐說,大老爺您是郎中?”說著,他指了指雪霏兒。

杜文浩知道,前段時間,閻妙手、龐雨琴、雪霏兒和蘇軾的兩個夫人帶著一些婦人在這裏照料受傷生病的難民,便關切地問道:“怎麽,你生病了嗎?”

孩子搖了搖頭:“沒有,我從一生下來,我娘說我就沒有生過病,我大冬天的赤著膀子還流汗呢。”

人群裏有孩子低聲笑他,杜文浩也笑了:“那你問我這個問題做什麽?”

孩子呵呵傻笑道:“大夥都說,大老爺和別的當官的不同,是真正幫老百姓做事的官,醫術很高,還給大夥免費送醫送藥。所以我想問問。”

杜文浩嘿嘿笑了:“沒錯,我是大夫,給大家治病是應該的,誰叫我們是父母官呢,當官的就應該是為百姓服務的嘛。”伸手拍拍孩子的肩膀,“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猴子。”

一旁一個和他年齡差不多的小姑娘咯咯地笑著道:“他整天不安分上串下跳的,就是個猴子!”

杜文浩逗樂道:“那說明他很靈活,我象他這個歲數,也差不多。”

猴子一聽杜文浩這麽一說,更是得意,褲腿一挽,指著院子裏一棵大樹,對杜文浩說道:“大老爺,您數十下,我便可以爬到樹梢上,您再數十下,我便下來了,您信不?”

杜文浩身後的官吏沉下臉來,道:“小家夥快走開,你以為大老爺閑得很,陪你玩這樣的把戲?大老爺忙著呢!”

猴子一聽,馬上低下頭去,不說話了。

杜文浩擺擺手,對猴子道:“好,那我現在就要開始數了,這麽多鄉親看著,你可別拉稀擺蛋喲!”

大家跟著起哄,猴子見杜文浩這麽一說,高興了,一把將腳上一雙爛草鞋脫了,摔到一邊,然後像匹烈馬一般,雙腳在地上跺了跺,躬身做了一個起跑的姿勢,對著杜文浩笑了笑,點頭示意可以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