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公司的疑慮(第4/4頁)

杜文浩當然明白這一點,正待解釋,蘇軾卻先說話了:“諸位,做生意是有風險的,這一點不需要本官來告訴你們吧?現在杜大人給了大家一個可以重新放貸糧食的機會,有賺錢的機會,當然就有賠錢的可能,任何生意利益和風險都是並存的,如果只想賺錢不想賠錢,那就別做生意。”

老糧商點點頭:“知州大人所言極是,好!老漢加入!反正老漢身家性命都是杜大人帶兵給救的,及時賠了當還人情也行啊!”

這話說得很讓人哭笑不得,但杜文浩能理解,這也是對他變法的支持,當即拱手道:“多謝了,老人家。你入股多少?”

老糧商小心翼翼問:“官家入股多少?”

“整個公司擬發行一千股,一石糧食為一股,也就是公司辦起來之後,有十二萬斤糧食可以放貸,應該暫時夠了,如果不夠,公司可以增股。也可以另設公司。另外,對於城鎮居民,可以放貸銀錢,所以還需要以銀錢行事入股一部分,按認股糧食的比例確定銀錢出資數額,總量限制為十萬貫。以後有需要也可以增股。由於變法已經規定,公司持股不能超過一半,所以管家入股四百九十股。老人家,您呢?”

“哦……,那……,那我入……”老糧商遲疑片刻,小心翼翼說道:“我入十股吧!”

杜文浩氣得差點當場暈菜。宋代一石約等於一百二十斤。十石也就一千二百斤。古代一戶人家一般為五人,從現在吃到秋收,還有三個多月,省著吃一戶五口之家每個月怎麽也要吃五十斤糧,三個月也就是一百五十斤。也就是說,每戶人家一般借貸一百五十斤,老糧商入股的還不夠十戶人家借貸的,說是杯水車薪也不為過。

不過,杜文浩臉上卻絲毫沒有顯露出來,能邁出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一定要鼓勵,絕對不能打擊。當下點頭道:“很好!就十股!還有願意入股的嗎?”

其余糧商見狀,面面相覷。片刻,終於又有兩個糧商站起來,各自認了十股。

正在杜文浩感到絕望的時候,一個大腹便便肥頭大耳的糧商站起身來,扯著大嗓門道:“你們當小雞啄食呢?拿十石糧食入股也叫做生意?只怕開粥廠賑濟百姓都不止這點糧食吧?靠!我家糧倉的糧食全入股了!我剛才算了算,應該至少有個兩百七八十股吧,就認個整數,入兩百七十股好了!”

杜文浩大喜,拱手道:“好!這位大哥貴姓?”

那胖糧商急忙一拱到地:“大老爺,這可不敢當,免貴,小的姓米,家裏排行十二。”

古代排行,為了顯示家族興旺,時興在前面加十,所以排行十二,其實是家裏的老二,而不真正是第十二個兒子(除了皇帝、王爺這樣妻妾成群的人,一般家庭也生不了十多個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