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突變(第3/4頁)

“先以金針度穴,再以導痰湯行氣豁痰,開結醒神。可無大礙,不過──”

太皇太後心一緊:“不過什麽?”

“皇上憂勞積慮,脾氣已是大傷,此後要特別留意不能怒、憂!否則,很容易痰蒙清竅,再次發病,此症對身體危害極大,每發一次,便如大難一場,胃氣大敗。再有一兩次,只怕便會有性命之憂!”

太皇太後臉色微變,瞧了杜文浩一眼,想了想,點頭道:“趕緊給皇上醫治吧。別的事哀家來處理!”

杜文浩提筆寫方。本來按規定給皇上的處方必須由太醫院最高會議會診研究之後才能決定,但上次皇上已經金口說了,杜文浩的處方可以不經過太醫院研究,所以直接交給禦藥院的內侍照方煎藥。

杜文浩沒帶出診箱,便借用了魏展的金針,給宋神宗針灸清神。

與此同時,太皇太後走出大殿,來到殿前,掃了一眼台階上跪著的眾大臣。

大臣們紛紛擡頭仰望太皇太後,拱手磕頭作揖。

太皇太後瞧著他們,正想說話,卻突然感到一陣頭昏,身子晃了晃,急忙扶住了身旁的玉石欄杆。旁邊伺候的太監急忙上前攙扶。

太皇太後站定之後,甩開了太監攙扶的手,甚至把扶著玉石欄杆的手也放開了,穩穩站住,仰起頭,掃視了一眼台階上的眾大臣,慢慢朗聲說道:“諸位卿家,你們都是我大宋老臣,勞苦功高,此番為了江山社稷,冒死跪諫,拳拳報國之心,可昭日月!”

“嗚嗚嗚……”

台階上頓時響起一片哭泣之聲,還有雜亂的咚咚叩頭的聲音。

太皇太後曹氏,作為先帝宋仁宗的皇後,至此已歷三朝,不僅資格老,而且宋英宗繼位時,因體弱多病,曾一度由太皇太後曹氏在禦內東門小殿垂簾聽政。但曹氏從不擅權,聽政期間從不妄做主張,凡事皆與朝中一班老臣商議,君臣相處融洽,故頗得一班老臣敬仰。

太皇太後喘了口氣,這才續道:“新法存廢之事,續得從長計議,切不可用跪諫這等過激的行為啊,先前皇上議政時,突然昏厥,經太醫院院判杜文浩杜大人診察,皇上乃是急火攻心,上閉心竅所至。杜大人說了,皇上這病乃是痼疾,切不能再犯,否則會……諸位都是朝廷重臣,哀家相信,諸位都是從心裏體惜聖上的。聖上安康,朝廷才能安定,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呀!”

此刻,台下群臣哭聲磕頭之聲已經響成一片。

太皇太後垂淚道:“諸位老臣所諫之事,哀家是知道的,也是心裏有數的。只是皇上龍體再也經受不起刺激,為了聖上的康泰,請各位老臣就此散去吧,哀家再這裏給諸位……,行禮了!”

說罷,太皇太後顫巍巍欠身福了一禮。

“太皇太後……,不能這樣啊!”

“老祖宗……!”

……

台階上群臣哭聲、磕頭之聲大作,跪爬著伸著枯瘦的手掌,哭得鼻涕口水橫飛。

太皇太後見群臣亂了,雖然大部分都已經心旌動搖,但沒還有明顯退去的意思,再無猶豫,慘然一笑:“若諸位卿家堅持跪諫不退,至皇上龍體安康於不顧,哀家……,哀家只有也下跪相求了……!”

說罷,撩起衣裙,慢慢跪下。

一眾大臣跟發瘋一般嚎啕大哭起來,磕頭咚咚如擂鼓一般,額頭撞在玉石台階上,鮮血迸濺。一時之間,鼻涕與口水齊飛,淚水混血水一色。

最前面的一個老臣哭嚷著跪爬上去,跪行來到太皇太後面前,虛伸雙臂相攙:“太皇太後,您快起來吧!臣等可受不起您這大禮啊。您……,您這是要折殺臣等了!”

余下群臣也都磕頭如搗蒜一般,哭嚷著齊聲請太皇太後起身。

太皇太後伏地哽咽道:“爾等都是大宋老臣,功高蓋世,此番又是為江山社稷舍命跪諫,受哀家一拜,理所應當!你們不起,哀家就陪你們跪到底……!”

那老臣老淚縱橫,顫巍巍回過頭,張開雙臂對台下數十位老頭們說道:“諸位同僚!太皇太後的話大夥都聽到了吧?皇上龍體要緊,咱們不能再讓太皇太後為難,得讓皇上安心養病,如太皇太後她老人家說的,新法存廢,續得從長計議,我等這就散了吧。”

說罷,回轉身伏地涕零道:“臣司馬光,拜別……太皇太後!”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踉蹌著起身,一手撩著衣襟,一手扶著玉石欄杆,踉踉蹌蹌下了台階走了。

這下,眾位老臣哭哭啼啼,也都磕頭拜別,跌跌撞撞地散了。

太皇太後一直跪著,直到最後一個老臣離開了視線,這才在焦公公攙扶下,晃晃悠悠站了起來,望著眾臣遠去的方向,渾濁的老淚,這才滾滾而下。慢慢轉過身,在焦公公攙扶下,艱難地走回了勤政殿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