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產後中風(第2/2頁)

杜文浩微笑道:“十歲便能誦讀了。”

“既然如此,先生可知《金匱要略》對產後中風的病因,是外感六淫還是內傷七情?”

“外感六淫中的風邪。”

“既然如此,先生為何課上說成邪毒導致產後中風呢?先生如此信口開河,不覺誤人子弟嗎?”

產後中風,即產後痙病,即產婦在產褥期內發生的抽搐、項背強直、口噤及角弓反張等產後疾病,類似中風,所以叫產後中風,西醫稱為產後破傷風、產後感染性高熱抽搐。現在中醫學研究發現,產後中風病因並不是外感風邪,而是各種感染引起血虛、陰虛所致。感染的原因主要是古法接生,缺乏消毒等無菌操作知識,加上分娩所造成的生殖道損傷,很容易導致產婦感染病菌而發生中風。

產褥感染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產褥期發熱可由非生殖道原因引起,如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但絕大多數系產褥感染。產後中風屬產科急重症,治療不當或延誤治療可導致敗血症,中毒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但是,宋朝時對產後中風病因的認識,是將其歸於外感風邪。最有代表性的論述是《聖濟總錄》關於產後中風的論述:“產後血氣未完,風邪中之,入於經絡。”而致中風。

所以古人對產婦要求都是嚴格防風,把產房弄得密不透風,連門窗縫隙都堵住,即使是大熱天也是如此,這反倒增加了病菌的繁殖,使得產後中風的概率反倒增加了。

不過,杜文浩知道,自己的理論涉及現代醫學知識,無法跟潘判局說清楚,杜文浩也有跟錢不收論戰的經歷,知道要想靠理論來說服這些宋朝老學究,幾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用事實說話,杜文浩最後征服錢不收,也是靠的具體醫案上實實在在的療效。

所以,杜文浩沒有跟他辯論,只說到:“潘大人,這麽說吧,我可以打保票,用我的辦法給產婦接生,產後中風率至少可以控制在百分之十以下!”

“什麽?”潘判局瞪大了眼睛,產後中風在宋朝是個高發病,一般都在百分之七八十,是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杜文浩居然可以說能控制在百分之十以下,潘判局驚訝得眼睛都瞪出來了。

杜文浩道:“為了證明我的論點的正確,我們可以在太醫院的實習中做個對比測試,隨機選兩組產婦,一組按照你們的辦法接生,一組按照我的辦法接生,看看哪一組產後中風比率高,便知道我的觀點是否正確了。如何?”

和現代醫科大學一樣,太醫局教學也是理論聯系實踐的,也安排有實習教學,實習對象是太學、律學、武學的學生、京城各營將士,以及“安濟坊”的病人。當然,產科實習對象主要是“安濟坊”的孕產婦。

安濟坊是朝廷設立的一種收容因貧窮、災荒而流離失所來到京城,無錢看病的病人,不僅給予醫藥照顧,還有廚舍調制湯藥飲食,治好之後再給錢米送其還鄉。這些收容的病人中其中不乏孕產婦。便由這些太醫局的學生幫忙接生治病。

潘判局見杜文浩一付胸有成竹的樣子,禁不住有些忐忑,心想難道他這觀點真的是對的嗎?要是換做旁人,潘判局只當是嘩眾取寵的瘋話,根本不予理睬,可眼前這年輕人,號稱擅長華佗剖腹療傷神技,而且是太醫院太醫丞錢乙的師父,又是吏部考功司郎中詹題親自隆重舉薦的,稱其母就是這年輕大夫施展剖腹療傷術救活的,另有兩人也是,他的確不敢小視。但是,要他相信中風不是外感風邪而是邪毒,這與他數十年所學完全不同,無論如何還接受不了。

他轉念又一想,如果對比測試證明杜文浩是對的,能把產後中風發生比率降低到十之一二,這可是造福萬千百姓的大事,看在錢不收和詹題的份上,就讓他試試看。

所以,潘判局點頭道:“行!就按先生意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