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癘疫之爭(第2/2頁)

這是事實,眾大夫紛紛點頭。

憨頭續道:“現在疫情緊急,陸續還有大量新病患送來,咱們沒更多時間慢慢討論,所以,還是請師祖指點一下用方之道,大家一起參詳會診,指導臨陣。大家以為如何?”

黃立達捋著白胡須點頭道:“嗯,老朽耳聞杜先生擅長神醫華佗剖腹療傷神技,而且擅長治療各種疑難雜症,這瘟疫確不多見,當屬疑難雜症,老朽也想聽聽杜先生高見。”

眾位大夫都頻頻點頭,望向杜文浩。

杜文浩也覺得防疫緊急,沒時間慢慢研究用藥,現在這些大夫對瘟疫的臨證依舊局限在《傷寒論》範圍內,按照一般治療熱病的辦法醫治,顯然不妥,這是療效欠佳的最大原因。必須先更新大家對瘟疫的辨證思路,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眼前的治療效果不佳的不利局面。

杜文浩有過以前和錢不收切磋醫術的經歷,知道跟古代醫者交流,不能用太現代的醫學知識去說服對方,這樣對方不僅不能接受,還會懷疑自己是信口胡說,必須用他們能聽得懂的醫學理論去解釋,讓他們先慢慢接受比較先進的醫學理論再說。

所以,杜文浩沒有直接用病菌去解釋,而是選擇了明清時期醫者關於瘟疫的一些觀點,掃了一眼場中大夫們,說道:“瘟疫的確不同於傷寒熱證,夫瘟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

此言一出,頓時議論紛紛,黃立達搖搖頭,道:“六淫者,寒暑燥濕風熱,六淫,天之常氣,冒之則先自經絡流入,內舍於臟腑,為外所因,何來癘氣之說?”

關於病因,憨頭與師父錢不收在治療肚子受傷而傷口感染的王捕快時,曾經與杜文浩爭論過這個問題,那時候憨頭他們都不相信杜文浩這個觀點,但後來的一系列病例證明,杜文浩的奇談怪論指導的用方竟然醫效顯著,這才不由得錢不收和憨頭等人不服。

現在聽到杜文浩再次說起這個觀點,其他大夫跟自己和師父當初的反應是一樣的,憨頭有些好笑,朗聲道:“諸位,這六淫之說,也是新近出現的,仲景醫聖《金匱要略》就沒提到,可我等還不都接受這觀點了嗎?”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

聚仁堂坐堂大夫朱建榮道:“沒錯,憨大夫此言有理,既然能有六淫外感,多一淫癘氣,又有何妨?我們醫者的確不該墨守成規,且聽聽杜大夫這癘氣之說是否妥當,再議論不遲嘛。”

黃立達倒也不是固執己見之人,點頭道:“沒錯,是老朽太著急了,杜大夫請接著說。”

杜文浩道:“瘟疫系感受天地間癘氣所致,癘氣多屬熱毒之邪,其性疾速,常夾毒霧、瘴氣等陰濁之邪侵犯人體,與六淫相比,發病急驟,來勢兇猛,變化多端,發病者多出現發熱、擾神,動血,生風,嘔吐等危重症狀。瘟疫由於癘氣的不同,造成的癘疫也不相同。從我診察情況來看,目前的病例主要有三種症候。分別是熱毒閉肺證、熱入營血證和陰竭陽脫證三種。”

這些大夫們缺乏治療肺鼠疫的經驗,更沒有現代傳染病學相關知識,不過,杜文浩不講西醫理論,而單純從中醫角度解釋肺鼠疫的三種常見征候,這些大夫立即便明白了。

杜文浩分別介紹了三種征候的典型特征之後,說道:“熱毒閉肺證癘疫,方用麻杏石甘湯合葦莖湯加銀花,清肺解毒;陰竭陽脫證癘疫,是癘疫危重時期,方用生脈散合四逆湯加減,固陰回陽。此外,還有熱入營血證癘疫,方用清營湯合犀角地黃湯加減,或鼻飼安宮牛黃丸以清營涼血,──這安宮牛黃丸我們五味堂有,我等一會回去加緊配制送來。”

龔銘道:“杜老弟這安宮牛黃丸也是屢建奇功的,想不到這一次救治癘疫也派上了大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