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1991年8月20日(第2/2頁)

列別德將軍返回空降兵總部,與卡爾普欣將軍一起為貼近“白宮”選點兒。他後來回憶說:“從純軍事角度看,拿下這座建築沒有什麽困難,但令人不解的是:這是何苦來呢!我見到圍墻下面的人群,也和他們聊天、對罵,這都是一些普通而又正常的人。”亞歷山大·列別德:《為強國感到難過》,莫斯科,1995,第400~401頁。

當天上午,“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做出攻占“白宮”、拘留監禁葉利欽的決定,但這個決定後面沒有任何堅定意志作支撐。大家都不清楚,由誰來執行這個決定,如何執行這個決定。這個決定並不是進行強攻的命令,只是可能使用武力的一個方案。格拉喬夫接到準備攻占“白宮”的口頭通知以後,就馬上與尤裏·斯科科夫秘密見面,並把一切都告訴他。格拉喬夫特別提到,他沒有向空降部隊下達任何命令,也不準備做這件事。葉利欽從其他渠道得到了類似的信息,局勢進入白熱化。按照匆忙制訂的方案,攻占“白宮”的準備工作由卡爾普欣將軍總負責,他曾在1979年12月27日攻占阿富汗“阿明宮”的戰鬥中有過出色的表現。在這次強攻中,“阿爾法”小組應該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強攻定在8月21日淩晨3點。空降兵和特種部隊先上,裝備特種武器的“阿爾法”小組緊隨其後。偵查結果顯示,“阿爾法”小組很快就能占領“白宮”大樓,但這次行動將很有可能以“白宮”內外警衛和俄羅斯領導人被擊斃的慘痛結果告終。“接下來怎麽辦?”——“阿爾法”小組的軍官都在問自己,他們最後做出這樣的決定,如果上面下達強攻“白宮”的命令,他們將拒絕執行這個命令。“阿爾法”小組的指揮官把這個想法和卡爾普欣說了,卡爾普欣答應了他們的請求。發動行動兩個小時前,卡爾普欣給格拉喬夫打來電話。 格拉喬夫問他:“你在哪裏?” 卡爾普欣答道:“距‘白宮’2公裏,我對局勢做了分析,已經做了決定。”卡爾普欣稍微沉默了一會兒,接著說道:“我不準備參加行動了。”格拉喬夫回答說:“謝謝你!我的人也不上。我不會再往前邁出一步了。”《阿爾法:克格勃的超級機密隊伍》,莫斯科,1992,第202頁。

空降部隊離“白宮”很近,但他們沒做攻占“白宮”的任何準備。內務部隊和特種部隊甚至還沒有占領攻占“白宮”的有利位置。列別德在向格拉喬夫匯報陣地布置情況時說:“行動沒有意義,會導致大量流血,軍隊將永遠無法洗清掉這個罪責。”大家都知道1989年4月的第比利斯事件,更清楚人們後來對軍隊的那些責難。軍隊應該執行誰的命令呢?它能讓自己的人民流血嗎?

克留奇科夫和亞佐夫在後來的事件調查和回憶中都證實,他們沒有向軍隊下達無條件攻占“白宮”的命令,當時所說的只是這次行動的準備工作。事實上,的確沒有任何明確的、書面形式的進攻命令。亞佐夫回憶說,他在8月20日晚上就向軍隊下達了撤出莫斯科的命令,他知道格拉喬夫和列別德的立場,沒有反對他們的做法。德米特裏·亞佐夫:《命運的打擊》,莫斯科,1999,第31頁。其他人的證詞也證明了這一點。“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崩潰僅僅幾個小時,亞佐夫的一個副官就對外界說,亞佐夫是何等艱難地忍受著發生在8月19日和20日的一切,他的表現已經失常了。有人企圖說服他下令動用武力,他堅定地回答:“我不想當皮諾切特! ”1991年8月27日《共青團真理報》。亞納耶夫後來也幾次宣稱,他堅決不同意使用武力,而且要求克留奇科夫不要進攻“白宮”。的確,亞納耶夫在20日這個晚上,從克留奇科夫那兒來到盧基揚諾夫那兒,又從盧基揚諾夫那兒到亞佐夫那兒,嘴裏不停地重復一句話:“要是死一個人,我也沒法活了。”臨時代總統喝得醉醺醺的,在此情況下還有誰能下達明確的命令呢?

格拉喬夫已經通報斯科科夫:即便接到進攻“白宮”的命令,他的部隊也絕不會動手的。盡管如此,“白宮”裏的人還是在極度的恐慌之中度過了8月20日夜晚,他們不能準確把握軍隊的情緒和調動情況,只看到外面正在為進攻“白宮”做準備。並非所有人都能經得起恐懼的考驗,希拉耶夫把政府機關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放走,自己也決定回家了。臨走前,他給葉利欽和哈斯布拉托夫打了電話:“魯斯蘭·伊姆拉諾維奇!鮑裏斯·尼古拉耶維奇!今天晚上我們都要完蛋,我的消息很準確,讓他們占領空樓去吧,我要回家了,再見吧!”葉利欽的臉都給氣白了,他竭力挽留希拉耶夫,但都徒勞無益。1992年8月19日《俄羅斯報》。實際上,就是葉利欽本人也有些動搖。當天夜裏,他在身邊工作人員和警衛的強烈要求下,來到“白宮”地下室的停車庫,那裏停著一輛“吉爾”牌防彈車。警衛告訴葉利欽,他可以坐著這輛車從自動門突圍出去,越過“白宮”附近的路障,闖入離這兒不遠的美國大使館。葉利欽沒有接受這個建議,他說:“我哪兒也不去!”當天晚些時候,盧日科夫來到“白宮”。他後來回憶說:“隨著淩晨3點的臨近,‘白宮’裏的氣氛越來越緊張,人們兩眼盯著時鐘的指針:2點50,3點,3點15,3點30。我們補充了一些武裝人員,但很快就明白了:對方好像垮了,進攻的威脅被解除了。”尤裏·盧日科夫:《瀕臨絕境的72小時》,莫斯科,1992,第77頁。早晨5點,所有人都返回到“白宮”的5層。大家此時都知道,“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遊戲已經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