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4與"七國"在倫敦會見(第2/2頁)

戈爾巴喬夫與西方國家領袖的"倫敦會晤"是在7月17日和18日舉行。正如報紙報道的那樣,會見沒有引起什麽特別的轟動。戈爾巴喬夫的信在倫敦沒有引起特別的關注,沒人議論這件事。但很多國家領袖還是覺得有必要對戈爾巴喬夫的新建議表個態。這些表態不僅包含支持或者同情,裏面也有疑問,甚至存在擔優。一些西方國家領袖呼籲戈爾巴喬夫一定要慎重,要避免走極端。對戈爾巴喬夫的倫敦之行,莫斯科的很多報紙卻散發著濃重的批評味道。"戈爾巴喬夫為什麽要去倫敦?"--《獨立報》問道--"是的,總統實現了最低目標,他沒有被人趕出門,但從等待和各種可能的背景來看,可以用失敗來評價他這次訪問的成果。"②《莫斯科新聞報》說:"戈爾巴喬夫並沒有從倫敦帶回裝滿外匯的提包。"③

戈爾巴喬夫自己把這次訪問倫敦的成果成為"新起點"他返回莫斯科以後,就和顧問們忙著對自己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新綱領進行各種修改和補充。戈爾巴喬夫說,應該把這個綱領在9月或者10月提交最高蘇維埃討論。但很難想像,最高蘇維埃即便對戈爾巴喬夫比較順從,也未必能通過這個充滿幻想的方案。我們命中注定就見不到戈爾巴喬夫的新計劃,因為國內局勢的發展已經完全無法按著事先規定的預案進行了。

①米·謝·戈爾巴喬夫:《生活和改革》,莫斯科,1995年,第290~292頁。

②《獨立報》1991年7月2 0日。

③《莫斯科新聞報》,1991年30期,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