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刀王五(第2/8頁)

賊不托帶東西,但賊會進城來玩。玩的時候,也會找上鏢局,鏢局一定會保護他們,不讓官方捉到。要是給捉到,招牌就砸了,以後上路,江湖絕不好走了。

大刀王五的鏢局,雖然是北京城裏八個鏢局中的一個,但是,由於王五的名氣大,所以,在“走鏢”時候,只要一亮出王五的堂號,四方綠林,無不買賬。正因為王五跟賊的關系好,所以,有些麻煩,也就惹到頭上。有一次,一連發生了幾十件劫案,被搶劫的,又多是貪官汙吏,引起刑部的震驚,下令叫濮文暹太守去抓。濮太守派了官兵幾百人去宣武門外王五家抓人,可是王五以二十人拒捕,官兵不敢強進宅內,相持到晚上,官兵暫退,王五也穿著兵士制服,混在其中脫走。第二天,王五忽然到濮太守那兒自首。濮太守奇怪:“抓你你拒捕,不抓你你自首,怎麽回事?”

王五說:“你來硬的,我就硬幹;你既撤兵,我就投案。”

濮太守說:“我知道你早已洗手不幹強盜的事,但你總要幫我破破案,幾十個案一齊來,豈不給做官的好看!”

王五說:“大人的忙我一定幫,問題是你大人要贓還是要人?要贓,我可幫忙追回;要人,只好拿我去頂罪。”

濮太守決定但求追贓而已。就這樣,問題解決了。

後來,王五感於濮太守是清官是好官,沒有栽誣他是匪類,在濮太守下台去河南的時候,還派人送了他一程。

王五外號“京師大俠”,這是人們贊美他的俠氣。另一方面,他的武功也是第一流的,大刀只是他武功的一面而已,他還精於劍術,在跟他學劍的學生裏,有一個湖南人,就是譚嗣同。

譚嗣同是外號“通臂猿”的胡七介紹認識王五的。他稱王五為“五爺”、胡七叫“七哥”。王五、胡七叫譚嗣同做“三哥”。王五的哥們兒一律跟著叫“三哥”。譚嗣同是這些人中唯一(的)知識分子,但他毫不以此自驕,反倒跟這些粗人相偕,稱兄道弟。大家都知道三哥書讀得好,有學問,並且肯教他們,沒有架子。大家樂意跟三哥接近,聽三哥談古論今。大家知道三哥的老太爺是做官的,三哥是官少爺,三哥不會幹他們那一行,各幹各的。但是,大家是哥們兒,大家肝膽相照,就這樣,大家交上朋友,並跟王五和胡七拜了把兄弟,轉眼十年了。

十年間,王五和哥們兒有好多次跟譚嗣同談到幫會的事,他們很明顯表達出他們反對滿洲人的傳統。但是,一碰到滿洲人這個問題,譚嗣同好像就有點不願多說。不過,他也不掃他們的興,也不說他們不是,笑著看他們叫罵。大概是態度不明朗,哥們兒頭腦簡單,就以為三哥也是反對滿洲人的。

大家做朋友,做到了第十年,1898年到了。譚嗣同應召進宮見光緒皇帝,並在軍機處做了四章京之一,消息傳遍了北京城,也傳到了鏢局。

* * *

“他去見了皇上!”“他去見了皇上!”六個字,像空氣中釘進六顆釘子,王五他們呆住了。他們互相看著,都不說話。有人沮喪地低了頭。

“譚嗣同背叛了我們!”胡七突然斬釘截鐵。

“沒有,譚嗣同沒有背叛你們!”一個堅定的口音響在門口,站在那裏的,正是譚嗣同。

“三哥啊!”王五大叫了起來,他突然站起來,滿臉通紅,“三哥,你去見他幹什麽!我們是什麽立場?他們是什麽立場?我們和他們之間,有什麽好談的?我們和他們之間,沒有好談的!要有,就是他們擦我們,我們擦他們!”王五的右掌做成刀狀,來回各做一個砍頭的姿勢,“三哥啊,你是有大學問的,不像咱們哥們兒是老粗。你比我們讀書明理,你說說看,你為什麽去見滿洲人?要幹這種事,你叫我們怎麽辦?怎麽對待你?”

“這就是我不先告訴你們的原因,我不能使你們為難、使你們精神上先有負擔。我若先告訴了你們,你們一定不同意我去。我去以前,結果是好是壞我也沒把握,所以,我寧願先去試試看,如果結果不好,那就是我一個人判斷的錯,不牽連五爺和各位。如果先告訴了你們,你們一定不同意我去,如果去了結果好,你們就擋住了這個結果,豈不我又陷你們於判斷錯誤?所以,我決定還是不先告訴你們。我……”

“你!你!你他媽胡說!”胡七陡地站起來,撩起了袖子,大家也都站起來。王五把左手手心向下,從左胸前向外劃過,暗示不要輕舉妄動。譚嗣同坐在方桌的一邊不動,神色安詳地說:“五爺、各位,你們總該先聽我把話說完。說完了,大家好合好散,也落個明白!”

“他媽的你去見了滿洲人,並且一見還見的是滿洲頭子,你背叛了我們,你還有什麽話好說完!我們這樣看得起你,原來你背叛了我們!”胡七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