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洋北洋 第二十二章 由來(第2/5頁)

車中曹天恩長嘆一聲,終於源源本本的將事情道來。

華人社團,一直以來在辦華校上面和殖民地當局和土著有著太多的糾紛。華人社團,也的確掌握了南洋大部分的資源財富。殖民地當局一直希望將這個善於創造財富的團體當作可以隨時擠榨的奶牛。從來就不希望華人社團過於強大。包括華人凝聚力極強的教育傳統也是如此。為了平衡當地的統治。殖民地當局從來不肯撥款給予華校建設。華人就自籌資金,每次為華校勸捐,雖然被華人自己嘲笑為華人的第二種個人所得稅。但是從來沒有短缺過,只有加倍的份兒。荷蘭方面,還要在每年春季審核華校資格的時候卡脖子。不看你到底是不是經費短缺,而是死死的把握著一定的比例,到了底線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砍私立華校的名額,不許再開設。

不僅僅如此,在當地行政,公務,警察等等方面。除了白人殖民者占據絕大部分重要崗位之外,其余剩下的,基本都留給當地土著。也不管他們是不是有這個教育程度,有這個能力。竭盡所能的壓制住華人社團。

這些年來,隨著清朝國門漸開。爪哇上華人數目驟增。特別在幾十年前洪楊之亂擾亂南方的時候,大量華人遷徙南洋。人口增加,就要有更多的華校。華人們對教育的重視,是其他大部分民族所難以想象的。

但是新設華校,卻是被僵硬的荷蘭殖民當局所不允許。

既然如此,只有偷偷私設。

過去幾十年當中,一批批“不合法”的華校雨後春筍一般的悄然出現。培養出一批批知道自己根在那裏,說中文,行中國禮節,同樣勤勞善良的後代出來。

當地土著一直眼紅華人的經濟成就。他們整天嚼著檳榔,喝著牛奶冰沙。懶洋洋的躺在各處曬太陽的時候。華人們在稻田,在種植園,在橡膠林,在小工廠裏拼命工作。在和氣的做著買賣,在拼命的節省家產。他們卻認為是華人擠占了他們的地位,剝奪了他們的財富。而白人,卻有意無意的在鼓動這一點!

對於這些私設的華校,土著一直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這些黃皮膚的孩子一代代的培養出來。就會繼續繁衍開來,直到布滿整個南洋的土地!

激進的土著居民漸漸的組織起來,在過去的幾十年裏。不斷的沖擊這些私設的華校。毆打學生老師,焚燒校舍。零零星星就未曾斷絕。而荷蘭人則認為這是未經注冊在案的非法場所,絕對不加管理!

要是放在過去,善良的華人們也許就忍氣吞聲兒了。但是隨著洪楊之亂後遷來的大量移民。其中很有些是造清朝的反失敗了的南方洪門,添弟會,甚至太平天國的余脈。這些血氣方剛的移民結合起來,組成秘密會黨。也得到了當地華人世家的暗中支持。開始也有了一些舉動來以暴制暴。竹網龍堂於焉在南洋漸漸成型。

對於這樣的組合,殖民地當局和土著是有志一同的擔心。華人已經這麽聰明能幹了,再抱團組織起來,那還得了?

近些年來,針對華人社團的舉動越來越激烈。前些日子泗水四家華校私設,當即被成千土著暴徒帶著巴冷刀沖進去,殺人放火,死傷數十!

華人陳情抗議,東爪哇省總督居然不加受理!

華人社團秘密會商,各個華校都自發的組起了護校隊伍。土著居民也在殖民地當局的變相縱容下逐漸串聯集合。眼下雖然平靜,也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看著曹天恩一臉苦相,恨不得變只鴕鳥一般不想搭理這些煩心的事兒。徐一凡的火兒就不打一處的往外冒。到了最後終於平了平氣兒,冷冷道:“曹大人,難道您就不辦辦交涉?幫自己同胞一把?”

曹天恩瞪大了眼睛,似乎覺得自己聽到的是最不可思議的事情一般:“交涉?為這個事情?卑府的前數任不是沒有去電總理衙門,希望授權交涉。可是朝廷的意思,這是人家的內務啊!這些華人早就不是天朝子民,我們憑什麽管,拿什麽管?誰讓他們放洋,丟了祖宗廬墓到這裏吃苦來著……”

徐一凡的眼神越來越冷,看起來火似乎都要竄腦門了。曹天恩咽了一口吐沫,不安的收住了聲音。

徐一凡最後也只是無奈的笑笑,如果這些官吏能指望得上,自己這麽處心積慮的又為了什麽?反正在這裏受著朝不保夕威脅的,一個旗人也沒有!

他壓住了火兒,勉強笑了一下,又問:“這李大雄,又是什麽人物?”

曹天恩聳聳肩膀,看來久跟洋鬼子打交道,也學會了他們一點兒習慣:“不是什麽人物。”

“什麽?”徐一凡訝然,那李大雄的氣度不凡,還挎著一個洋老婆,居然在這個官油子領事口中,不是什麽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