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談(第2/2頁)

如今錢謙益進了內閣,當然要提拔一批自己人,而他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瓊海軍才得以穩固。象王璞這樣和瓊海軍相處時間極長,卻又仍對大明忠心耿耿,而且本身又是正宗進士底子,東林招牌左忠毅公的入室弟子——牌子硬,名頭響,正是最適合的提拔對象。故此老錢入閣後頭一件事便是向海南呂宋等地派人,然後便能名正言順把這裏的人調回去了。

對此王璞並不驚訝——短毛有個使者在北京,依靠他們那種神奇的“無線電報”,朝廷裏的事情這裏隔不了一兩天就能知道。

見他點頭承認,史可法就覺得奇怪了: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將家眷接來?還是從家鄉接出來,難道介山你無意離開此地麽?”

王璞搖搖頭:

“當然不是,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為大明效力,一展胸中抱負,正是吾輩畢生之願,豈有推托不就之理。”

史可法愣了愣,隨即又想到另外一種可能——讓他感到非常荒謬的可能:

“那……難道介山你竟是有意舉家遷居到這瓊州島上來?”

這個時代的人都講究個落葉歸根,在外面做官的老了都還要回鄉呢。而王璞卻居然反其道而行之,把居住在家鄉的老母妻子都接來海南島。若是他還在這邊為官,把家人接來團聚倒也不奇怪,可偏偏自己快被調走了,還把家人接過來……實在有些怪異。

更不用說海南瓊州這地方歷來屬於流放之地,一般官員流放個幾年還能回去,只有犯了重罪的才會被舉家強行遷徙至此,如今王璞竟然主動把全家搬來,史可法覺得自己很難理解王璞的想法。

王璞卻很能理解他的詫異,主動點頭解釋道:

“沒什麽奇怪的——在這裏她們能生活的更好。不是好一點點,而是一種……怎麽說呢,用短毛的話,那叫全方位的領先。憲之兄你在這兒多待一段時日便知道了。”

“可是,這麽安排的話,會不會讓朝廷覺得……介山你是對大明有所提防?”

史可法斟酌著語句慢慢說道,若非和王璞交情過得硬,他決不會說這句話。但也恰恰是因為關系好,他才要這麽提醒對方一句——人家都是把家眷留在大陸,自己單獨來海南上任,這樣才顯得對朝廷忠誠呢。而王璞一向以大明忠臣自居,即使落到短毛手裏也一直堅貞不屈,如今本人快被調回大陸了,卻忽然把家眷都接到海南來,自己孤身入朝——若是被政敵攻訐,難免會被質問一句:你究竟把哪一邊當作家?

若是在以前,以史可法所了解的那個王介山,他必然會跳起來指天畫地,以圖證明自己的清白。但如今的王璞不過只是微微笑了笑:

“吾輩忠於朝廷,卻沒必要用家裏人來證明這一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若是連自己家人都照顧不好,還談什麽治國理政。憲之兄,我們從前口口聲聲都說要大公無私,殊不知這天下之公,卻正是由千千萬萬的私人所組成。若是每一個家庭都能顧好自家之私,又何須我等官吏行公務!”

史可法這下真愣住了,他跟王璞交情好,除了因為是同門師兄弟外,彼此間想法觀念多有共通之處也是原因之一。當前王璞前來南方任官之前,與他一起指點朝政,揮斥方遒,兩人的觀點還非常相似呢。可是今天這幾句夜談,卻讓史可法覺得自己似乎不認識對方了。

如果不是因為對方言辭語氣都和他所熟悉的那個王介山,史可法幾乎要以為眼前換了個人!

“介山,你這是……髡人的學說吧?”

史可法不禁有些擔心——自己這位同門好像是被髡人的歪理邪說蠱惑了!

但王璞看著他驚恐的樣子,卻輕輕笑起來——史憲之如今的想法他非常清楚,因為這正是自己當初的心路歷程。

“憲之,你我皆為固執之人,心中於這治天下之策都是早有定見,此時多說也無益。你且在這裏安心居住一段時日,把短毛所說的那套理論,和他們所做出的事跡對照起來看,之後自然會有所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