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J-Pop的誕生

現在,J-Pop、K-Pop、C-Pop是亞洲流行音樂的主力軍團,其中規模和影響最大的當屬J-Pop,也就是Japanese Pop,指的是日本流行音樂;K-Pop和C-Pop分別指的是韓國流行音樂和華語流行音樂。如今,J-Pop以其毋庸置疑的影響力成了日本音樂的代名詞,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詞直到1988年才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裏。

1988年有什麽特別之處呢?在那年9月,昭和天皇突然大吐血並接受緊急治療,媒體上幾乎每天都在報道昭和天皇的病情進展。昭和天皇去世之後,次年1月,“平成”年號正式啟用。由此看來,1988年有些陰沉。但事實正好相反,那是日本經濟的鼎盛期。日本全境地價以平均23%的速度瘋狂攀升,全體日本人都沉浸在如夢似幻的經濟泡沫中。當然,眾所周知的是,這場狂歡最終以被稱為“失去的10年”的長期經濟不景氣收尾。

1988年的10月,民營廣播電台J-WAVE在東京創立。當時一般的電台中音樂、談話和廣告節目的時長比例大約是5:4:1,而J-WAVE則達到了驚人的8:1:1。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純音樂類電台,連整點報時都沒有,就如同它名字中的“WAVE”一樣,全天24小時如波浪般不間斷地放送音樂。而且,J-WAVE只播放西洋音樂,這種特立獨行的風格當時很快在年輕人中積攢了很高的人氣。

一段時間之後,J-WAVE的高層打算乘勝追擊,在“只播放西洋音樂的電台”的宗旨下,特意設立一個日本音樂的環節,以獲得更多關注。在給節目起名時,如何把英文的“Japanese Pops”(日本流行音樂)翻譯成順口的日文成了一個傷腦筋的問題。直接叫“Japanese Pops”太拗口,叫“Japan Pops”又沒有新意,後來有人提議:“‘Japanese Pops’也好,‘Japan Pops’也罷,反正都有個‘J’,不如直接就叫‘J-Pop’好了。剛好咱們的電台又叫‘J-WAVE’,以‘J’為特征,以後也可以起更多類似的名字嘛。”

於是,“J-Pop”一詞便誕生了。

J-WAVE在全台普及了這個詞,不過離“J-Pop”風靡全日本還有一些時日。當時,另外幾個和J-WAVE是競爭關系的電台,在節目中都會盡量避免采用這個名字。等到“J-Pop”真正成為常用語時,已經是1993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