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該滿意了吧(第2/3頁)

另外,忽必烈還下了旨意,宣布永不加賦!

在他們蒙古人自己看來,忽必烈現在已經可以算千古第一仁君了。要是換之前的幾代大汗來統治歐羅巴,歐人哪有現在的“好日子”?

而歐羅巴的貧下中農,現在也的確安穩多了。不就是上帝多了個兒子嗎?有什麽大不了的?而且這位上帝家老二仿佛也不錯,給大家夥兒分了地,也不要大家當農奴,也不派騎士老爺來欺負人。這麽好的大汗沒準真是上帝派來的……

可就是這麽一個躬行仁政的大汗,現在卻被大明帝國把刀子頂到胸口了!

這可如何是好?

想到大蒙古的未來,屋子裏面頓時就安靜下來。幾個大臣也覺得不好辦,各自看著墻角。只有劉孝元還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正尷尬的時候兒,就聽見門外一陣腳步聲急響,就看見忽必烈的三子忙哥剌大步的走了進來。這位忽大汗的三子,這些日子已經開始歷政了——忽必烈仿佛拿不定主意立誰為儲,於是就讓兒子們參與政治,大概是想找個有能力的接班。而這位皇三子因為年紀最大,身邊還有一群追隨者,所以事情辦得不錯。現在有了些人望,自己也覺得可能接班。因此奔走起來越加賣力。夏天的太陽又毒,將忙哥剌曬得又黑又瘦,現在走進屋子,滿臉滿頭都是大汗。

見忙哥剌進來,劉孝元和幾個斷事官連忙起來行禮。不過也就是點到為止,誰也沒有顯出特別的熱情。忽大汗的身體還硬朗,幾個皇子看上去都挺賣力的,還有一個皇孫皇額博雖然不做什麽事情,但是天天跟著忽必烈……這大位屬誰,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忙哥剌掃視了一眼,朝劉孝元拱拱手:“劉相公,大汗讓我來問問,和大明的談判進行的怎麽樣了?”

劉孝元擡頭,滿臉的風輕雲淡,“都談好了啊!”

“談好了?”

“基本上談好了,稱臣,納貢,交人質。”

“就這些?”

劉孝元又喝口茶,掰掰手指頭:“另外還有十八條,攏共就二十一條。不過都不是什麽大事兒。”

“那大明皇帝怎麽還親征了?”

劉孝元笑了一笑:“大王,咱們這裏離開大明那麽遠,消息傳遞的慢,一來一去就是好幾個月甚至一年。臣和大明大西洋總督府的談判,陳德興多半不知道呢。不過現在好了,他親自過來了,等過一陣臣就去一趟大食、波斯,和陳德興當面談判。這事兒,十有八九能成的。”

原來蒙古和大明大西洋總督府的談判一直在繼續——都是劉孝元在全權負責,而雙方談判的地點就在魯昂城。劉孝元兩天前才在魯昂和大明大西洋總督府副總督陳沖冠又見了一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不過大西洋總督府並沒有和蒙古人締結和約的權力。這麽大的和約,必須向大明朝廷匯報,得到批準後才能簽字。而不能先締約,再請求朝廷批準。

劉孝元本打算在大斷事官衙門的會議結束後就入宮去向忽必烈匯報的。沒想到忽必烈已經沉不住氣,讓自己的三皇子到大斷事官衙門來找劉孝元問話了。

……

“大汗,臣是有十成把握可以和大明談成的。大明西征軍還有海都那賊子的什麽天道騎士團,雖然來勢洶洶,但歐羅巴這裏的局勢復雜,距離大明又有幾萬裏之遙。他們其實是強弩之末……或許他們在小亞細亞和羅斯草原發展上幾十年會對咱們有威脅。不過現在,他們是奈何不了咱們的。能得到咱們名義上的臣服,還有什麽不知足?”

在美泉宮內,劉孝元一邊說著安慰忽必烈的話,一邊偷眼打亮著忽必烈和他身邊的皇額博。忽必烈還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樣子,強做著鎮定,仿佛方寸不亂。而皇額博臉上,則明顯流露出了懼色——他的殺父仇人來了,他卻不是咬牙切齒的憤恨,而只有害怕。這樣的性情……倒還真是挺適合當忽必烈的繼承人的。

劉孝元把目光從皇額博身上收回,對於在未來儲位競爭中站隊的問題,已經有了成算。大蒙古在未來幾十年裏,是不需要什麽明君雄主的,要的只是一個聰明之主。知道打不過大明,就是聰明啊!皇額博這樣的表現,是瞞不過忽必烈的眼睛的。而忽必烈,一定也知道其中的關鍵。

大明是初興之國!未來的幾十年,一定會繼續上升。五十年、六十年乃至一百年後,必是如日中天之時。大蒙古可不能與之相抗,老老實實的當縮頭烏龜才是保全之道。

而成吉思汗的事業,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了,再過幾十年還能有什麽勁頭?這日落西山之國,是用不著朝氣蓬勃之君的!就是忽必烈自己,現在也不是朝氣蓬勃的時候了……

忽必烈坐在胡床上,臉上雖然沒有一絲表情,但是眼神中流露出來的卻是仍舊是深深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