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出發(第2/3頁)

“朝中的事情,有任宜江、孔玉和趙復,也不會有什麽意外。”陳德興繼續交待,“近衛軍總軍將陸六也是朕的兄弟(二十二兄弟),還娶了楊家的女人,北京府尹李雄是你的義兄,都是可以信任的。”

由於陳德興要西巡,而且時間很可能長達兩年,所以近衛軍被一分為二,安排了兩個總軍將,跟隨陳德興的是陳千一,留在國內的是陸六。而這個陸六不僅是陳德興的義弟,還娶了李翠仙的表妹(也楊婆兒的堂妹),完全是李翠仙可以駕馭的人物。這樣的安排,實際上就保證了陳德興有什麽萬一,李翠仙就可以順利控制大局。

馬車這個時候,已經穩穩停了下來。陳德興撩開窗簾,往外看了一眼。原來車隊已經到了塘沽軍港碼頭。

“好了,送君千裏,終有一別,咱們就在這裏別過吧!”陳德興嘆了口氣,沖著兩個心愛的女人擠出幾分笑容,“好好保重吧,等著朕回來!”

……

“大王,聖人現在應該已經離開塘沽了。”

“子幼母壯,他怎麽就能放得了心?”

“大王說的是,萬一要有什麽意外,大明天下可就危險了。”

“娘娘,您多慮了,皇後可不是武則天和呂雉這樣的人物。”

“呵呵,李翠仙是個蕭太後!德興真要有什麽意外,這天下肯定還姓陳,這點老夫倒不擔心。只是這蕭太後會不會當到七老八十就難說了……”

天竺,華氏城,菩提宮內。陳淮清這個時候正捋著胡子在同自己的愛妃達瑪波羅和文華殿大學士石秀文聊天。談話的內容,當然和陳德興的這次西巡有關。

對於被陳德興排除在大明核心決策層外,陳淮清是一直都有些不滿的——在陳德興看,他的這個親爹太自私,而且太會打小算盤,兒子又生太多。讓他輔政,難免要為自己的一堆小兒子們打算了。

“可要真出了意外,老夫還得去捧李翠仙的場……”陳淮清說著話就打量了一眼達瑪波羅的大肚皮。

這個女人生孩子的能力仿佛要不比李翠仙差——她雖然不會打架,但是身體條件同樣是一流的,她可是打小接受嚴格訓練的空行母。而印密對空行母的訓練其實就是瑜伽,二十年的瑜伽練下來,她的身體當然是很好的。

除了這個特別會生養的達瑪波羅,陳淮清還有一大堆側室,兒子的數量眼看就要超過30個了!

兒子一多,自然就要費心思安排了。地盤小了不夠分,大了又怕大明朝廷幹涉。說真的,陳淮清這兩年真是夠為難的。如果陳德興真有個什麽意外,他老人家還得去和兒媳婦搞好關系,以換取大明朝廷繼續支持大英的擴張……

“大王,聖人吉人天相,不可能出意外的。”達瑪波羅看到場面尷尬——也不知道是誰突然提起這種掃興的話題的——連忙將話題引開。“而且這次他還帶來了大軍,說不定可以幫上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就是陳德芳,這段時間,他都一直在指揮軍隊攻打南印度的婆羅門教聯軍,同時還要鎮壓德裏附近時常發生的伊斯蘭教徒起義。很有一些疲於奔命。

在德裏會戰大獲全勝之後,英宋蘇呂等四國在天竺的擴張並沒想象中那麽順利。四國都不同程度遇到了麻煩!

天竺的西北、西南,基本上沒有佛教的勢力,西北的伊斯蘭教徒力量很大,而西南則是婆羅門的天下。英宋蘇呂四國的兵力雖強,但是一旦要分散開來去建立統治,就難免顯得人手不足了。

特別是天竺西北的伊斯蘭教徒抵抗激烈,讓李庭芝和史天澤都陷入了苦戰。史天澤更是在天道七年夏天患病,至今沒有痊愈的苗頭,恐怕要客死異鄉了。

而英呂兩國的對手婆羅門教諸國的武力雖然不強,但是德幹高原中部、南部的地形復雜,氣候又過於炎熱潮濕,很不利於大軍作戰。而且陳德芳的軍中還流行起了疫病,三軍厭戰,不得不打道回府,以至於近一年的征戰最後只得個無功而返。

陳淮清苦笑著搖了搖頭,“南天竺之戰可不易打了……橫豎就是幾萬人,已經打下了沃土數千裏,上上下下都吃飽了,打不動了!”

南天竺之戰最大的困難,其實不是地形、氣候、疫病,更不是那些婆羅門武士,而是跟隨陳淮清、陳德芳而來的官兵都不願意打仗了!

原因也很簡單,天竺這塊地面實在太肥了。而落在陳淮清、陳德芳父子手裏的孟加拉和恒河流域又是其中的精華。那是不亞於江南的富庶土地!而且天竺這裏的貴人是“有種”的,恒河流域和孟加拉的許多婆羅門、刹帝利之家,都是兩三千年的闊佬。在陳淮清、陳德芳父子的推動下,所有跟隨他們的漢人“冒險家”都在天竺娶了婆羅門、刹帝利種姓的小娘子,得了大筆的陪嫁,功勞大些的還得官封爵,幾輩子的富貴都到手了。全都從吊絲逆襲成了土豪!現在跟著陳德芳打仗的就是一幫土豪,他們還有鬥志還想打仗才是見鬼了……歷史上,征服印度的伊斯蘭教徒都要從阿富汗、波斯和中亞買奴隸兵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