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坐穩農奴的時代(第2/3頁)

所以保持老爺處於少數就是必然選擇了。可是老爺一少,統治起來就不大安穩了,就不能光靠老爺,而是要用到走狗幫著統治了。用走狗,自然要分點油水給走狗,老爺們不能把油水都吃幹抹凈。

而為了保持少數派老爺在軍事上的威懾力,就必須把大多數老爺都集中起來居住,而不能分散各地,否則一旦有事就無兵可用了。

劉孝元一條條和忽必烈說著自己的想法,忽必烈則不住點頭。很顯然,忽必烈對劉孝元的分析非常滿意。實際上,劉孝元提出的各種辦法,差不多都是最可行的。

“首先,咱們應該盡可能集中八旗人口與巴黎。現在四方不靖,八旗兵丁還要四方征戰,但是八旗家眷最好都集中於巴黎城。這樣也方便大汗監管督促,免得下面人陽奉陰違。

其次,咱們要用好旗奴。旗奴名義上是奴,但實際上比歐羅巴人要高貴,是大汗的貼心奴才,也應該和旗人一樣,集中於巴黎左近,這些旗奴不必給旗餉,但是可以當差。可安排他們照看牧場、旗田、皇莊、各種工場,塞納關(海關)和各地的稅關(路上關卡)都可以給他們去管。差事辦得好了,旗奴也可以擡旗,也可以做官,可以重用。

第三,除了旗奴,咱們還要用歐羅巴人為走卒,也要給走卒上升的路子。可以是科舉,可以是軍功。大汗也不必擔心眼下歐羅巴人造反……”

“不會造反麽?”忽必烈搖搖頭,表示懷疑。

“會造反,但是成不了氣候。”

“會什麽?”

“因為絕大部分歐羅巴人能在咱們的治理下活下去,而且比之前活得好一些。”

劉孝元笑了笑道:“這歐羅巴人也是有貴有賤的,歐羅巴貴人都被咱們趕走了,殺掉了。現在留在咱們地盤上的,十個裏面有九個半是原來的農奴。大汗只要把原先屬於歐羅巴老爺的土地分給歐羅巴的農奴,讓他們成為自耕之農,向朝廷繳納賦稅,他們的生活就安穩了,何苦造反?又為誰去造反?這人心終是求安逸的,當大汗的順民能吃飽能安穩活下去,當大汗的敵人卻只有一條死路!又有幾人會在活得下去時出來為國求死?若真有這等人物,怎麽會是一介農奴呢?”

現在蒙古人統治下的部分歐羅巴地區,其實也是人少地多,只要蒙古統治者不瞎胡鬧,還是很容易讓貧下中農吃飽飯的。用後世的話說,這就是一個坐穩了奴隸的時代。

造反,真的不是主流。

“有理!”忽必烈思索了一下,“如此說來,我大蒙古在歐羅巴可以長治久安了!”

劉孝元道:“大約如此吧。”

忽必烈笑道:“呵呵,朕幾乎忘了還有大明這個對手!”

在忽必烈看來,能成為蒙古對手的也只有大明。南方的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教廷,不過守家之賊,能夠依托阿爾卑斯山、比利牛斯山保住意大利和伊比利亞就已經要謝天謝地了。而北方的英格蘭、瑞典、挪威等國,同樣不值一提。如果沒有大明給他們撐腰,就只能給蒙古當個藩臣。

“聯絡大明的事情,可有進展?”忽必烈沉聲問道。

“已經有些進展了,”劉孝元道,“臣的家人已經聯絡上了陳德興的黑宦官。”

“陳德興的黑宦官?”忽必烈一愣,“這樣的人怎麽會到歐羅巴?身份可確切?”

劉孝元道:“這個黑宦官名叫塞拉西·所羅門,公開的身份是大明大西洋特許貿易商會的副會長,是陳德興派來管大西洋貿易的。”

也不知道劉孝元的家人是什麽腦子,看到個有點權力的黑人就當人家是太監。

“大西洋貿易?”

“不經過這個商會同意,任何人等都不許經過大西洋做買賣!”

“恁般霸道?”

“就是啊。”

“倒是陳德興那廝的做法。”忽必烈頓了頓,“這個黑宦官想來是來替陳德興撈錢的吧?”

“還有采買白奴,”劉孝元回答。“是向咱們買。”

“白奴?”忽必烈愣了愣,“他們要白奴幹什麽?”

劉孝元聳聳肩,“這個就不知道了……不過,大汗,咱們手裏有貨,這兩年捕了不少,過一陣子要禁絕歐羅巴文字,少不得還要抓捕,殺了也沒錢拿,不如全賣給那個黑宦官吧。”

忽必烈擺擺手道:“都是小事兒,你自己看著辦吧。”

……

帆船在塞納河上緩緩航行,不知行了多久,兩岸都是農莊田園,金色的麥浪隨著英吉利海峽上吹來的海風輕輕起伏,預示著豐收的季節正在臨近。

歐羅巴人的村落,就點綴在這片金色的麥海中間,臨近黃昏,裊裊炊煙紛紛拂起,讓站在船頭的賴福有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仿佛又回到了台州家鄉,和父親、弟弟一起在經營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