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實在太黑暗了(第2/3頁)

劉孝元頓了一下,又道:“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而滅其史和絕其文化,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絕其文字!”

果然高明!

一幫文武大臣,包括十幾個目不識丁的蒙古人,都在心裏面挑起大拇哥了。這劉孝元那麽多書果然沒有白讀啊,簡直損到骨頭裏去了!看來識點字,讀點書還是有道理的!

劉孝元頓了頓,面帶微笑,繼續說道:“而要絕其文字,最好的辦法,就是盡焚其書,盡滅其教士、貴人,只留下目不識丁的愚昧之民,這樣就容易教化了。而且,這事兒在歐羅巴實在不難做到……”

的確如此,此時的歐羅巴號稱是黑暗中世紀,實際上也蠻黑的。黑到了連紙都沒有的地步……哦,應該說是沒有低成本的紙,就是中國人用的那種可以擦屁股的紙。歐羅巴人現在用的是羊皮紙,這玩意貴著呢,不是有點身家的主兒根本不能練寫字。所以識字的人很少,占人口比例大約就是百分之一上下。

而且,因為羊皮紙太貴,所以書也就貴,不僅貴而且少。少到了連印刷業都沒有必要發展的地步,這個時代歐羅巴的書都是手抄的。因此,書籍的價格不但昂貴,而且數量稀少,銷毀起來難度不會太高。

讀書不比劉孝元少的姚樞,這時卻連連搖頭,提出了不同意見,“可是絕了歐羅巴文字,舉國就皆是文盲,該用何人為官吏?若無人可為官吏,這劃定行省州縣,設立官衙的事情可就……”

劉孝元笑了笑,說:“咱們為什麽要劃定行省州縣,為什麽設立官衙?還不是為了能夠長久的統治歐羅巴麽?可要是歐羅巴人還有他們的文字,還知道他們的歷史,知道他們國家是被咱們滅亡的,知道他們當了亡國之奴,被咱們死死壓著。這歐羅巴還會有長治久安嗎?”

“可是咱們能焚了自己地盤上的書,殺了自己地盤上的歐羅巴教士和貴人。南邊的歐羅巴諸國,北邊的英吉利,不還是有人識得歐羅巴的文字,知道歐羅巴的歷史麽?”

提出這個問題的是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長得肥頭大耳,還有一雙和忽必烈一模一樣的三角眼。這少年就站在忽必烈身後,穿著純白色的長袍,光著腦袋沒有戴帽子,頭發梳成兩條辮子,從兩耳邊上垂下。

劉孝元沖著這少年恭敬一禮,回答道:“王子殿下,咱們不僅要滅絕歐羅巴人自己的文字,而且還要把咱們的文字教給他們。咱們不僅要滅絕歐羅巴人自己的歷史,而且還要把咱們書寫的歐羅巴歷史教給歐羅巴人。這樣,咱們這邊的歐羅巴人都用咱們的文字,信咱們告訴他們的歷史。自然會把英吉利的歐羅巴人和南方諸國的歐羅巴人當成仇寇了。到時候,咱們就能驅使歐羅巴人去打歐羅巴人……”

這少年原來是個蒙古王子,還是忽必烈的長孫,那個被陳德興燒死在臨安的真金王子的庶子,名叫皇額勃。因為母親只是個色目女奴,本不該受到重視。但是由於真金的慘死,他又是真金唯一的血脈,於是就受到了忽必烈特別的關照。現在年紀稍長,就被忽必烈帶在了身邊,惹得忽必烈的幾個兒子都眼紅不已。

“驅使歐羅巴人打歐羅巴人?這不是和咱們原來驅使漢人打漢人一樣麽?”皇額勃道,“可是漢人最後還是背叛咱們大蒙古了!”

這話說的太直,連忽必烈都眉頭大皺,“皇額勃,漢人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這話……說的水平同樣不咋地,誰是好漢人?跟著陳德興驅除蒙古創建大明的漢人誰敢說他們不好?他們不好,你忽必烈還派劉秉忠去稱臣?如果陳德興這個漢人是好的,那麽現在跟隨你忽必烈的漢人,豈不是壞的是奸的?

劉孝元卻笑了笑,說道:“正因為中原的漢人有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文化,所以他們才會在陳德興崛起後紛紛追隨。若是他們沒有了文字、歷史和文化,即便有陳德興這樣的英雄出世,也不會有人跟隨,無人追隨,自然成不了氣候。”

忽必烈聽了這話,輕輕點了點頭,仿佛是在自言自語,“可惜……漢地的讀書人太多,書也太多,要禁絕實在不易啊!”

那名叫皇額勃的少年也道:“祖父,歐羅巴的讀書人少,書也少,想來容易禁絕吧?”

忽必烈搖搖頭,道:“也不容易!因為咱們的確還要依靠識字的歐羅巴人去管不識字的歐羅巴人,若是禁絕了……”

他沒有往下說,皇額勃卻搖搖頭道:“禁絕了不過是一二十載不方便,若不禁絕,怕是一二百年都不會安穩!咱們寧願拼著一二十年不方便,也要求一二百年的安穩!”

忽必烈怔了一下,回頭看了看自己這孫子,重重點了點頭,語氣中充滿了欣賞,“好氣魄!不愧是成吉思汗的子孫!當年幾位先大汗要是有這等決心,大蒙古何至於有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