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失於賽裏斯,得於歐羅巴(第2/2頁)

大明在歐羅巴的兵力還是太薄弱了!陳沖冠心想,如果能有一個步兵師駐紮在歐羅巴,應該就能輕松打垮愛德華王子的軍隊了。

可是一個師……真的只能想想了。大明在新大陸的正規軍都沒有一個師啊。看來在三萬德意志傭兵訓練裝備好之前,自己拿英格蘭人是沒有什麽辦法了。

陳沖冠暗自嘆氣的時候,高亢的軍號聲響起。英格蘭王儲愛德華已經在卡斯蒂利亞王子喬桑的陪同之下,從一艘熱那亞的柯克式帆船上面走下來了。

這次會面無疑會誕生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這些條約將是英格蘭王國淪為半殖民地的開始。而在這些條約上面簽字賣國的愛德華王子,則會在後世背負罵名——他將是賣國求榮的愛德華!

但是正因為有這麽一個賣國賊,英格蘭王國始終只是一個半殖民地,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後是半殖民地半資本主義……

……

“好好好,這才多長時間啊!澳門有了,香港也快了,還扶起來一個教宗,神聖羅馬的皇帝眼看也是咱們的朋友了,還有了熱那亞和威尼斯兩個買辦!這梁崇儒和陳沖冠果然會辦事。憑他們在歐羅巴的功勞,都可以封侯了!”

就在陳沖冠滿心不甘的和愛德華王子見面談判的時候,幾萬裏外,北京城內的大明皇帝陳德興,正在連聲誇獎梁崇儒和陳沖冠。

這個時候他還不知道“泰晤士河之敗”,也不知道香港島已經到手。不過在他想來,英格蘭王國憑什麽對抗大西洋總督府和大西洋艦隊?雙方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對手!

而且割讓樸次茅斯島和戈斯波特半島南端給大明作為海軍基地是教皇敕令所要求的,英格蘭國王何苦對抗到底?那兩塊地盤又沒有多大,給了大明英格蘭也不會有太多損失,還可以因此抱上大明帝國的大腿,靠大明帝國的支持去吞並蘇格蘭。總之,英格蘭是不吃虧的!

陳德興笑著放下了大西洋總督府的奏報——這份奏報可是跨過了兩個大洋,在海上漂了幾個月才送到北京城的。在沒有電報的時代,跨過大洋的通訊真的是太困難了。這樣的通訊和交通條件,已經決定了大明帝國是沒有辦法在歐羅巴保持太大的直屬領地和數量龐大的駐軍的。

所以只能選擇控制幾個關鍵點。香港、澳門……將來或許還有蘇伊士,唔,也要起個中國名字,就叫“神門渠”吧。那裏是通往神洲(亞洲)的捷徑,正是神門的所在。

想到這裏,陳德興提起毛筆在大西洋總督府的奏折上批示了“梁、陳二人議封侯”的文字後,就將它遞給了楊婆兒。然後又問:“烏斯藏的八思巴到了沒有?”

今年正月,烏斯藏的大寶馬頭金剛到京兆府拜見陳德興的時候。薩迦大寶法王八思巴就離開了薩斯迦,帶著上萬烏斯藏的土兵和大批的財物還有喇嘛,駐紮到了青唐高原南部的玉龍哈牙。並不是想和攻入高原的明軍交戰,而是預備苗頭不對就遠走西域。

而在大寶馬頭金剛帶來了陳德興的條件之後,八思巴就立即離開玉龍哈牙,日夜兼程趕往京兆府,到了京兆府才得知陳德興已經結束了西巡,返回北京了——西征之戰的第一階段已經結束了,包括河套、河西、河湟在內的地盤,皆已收復。大明朝廷在這些收復的地盤上設立了一個甘肅省,省城就在靈州。甘肅地盤上的蒙古部落都已經驅走了。但是吐蕃部落還是有不少,其中的大部分也不是正宗的吐蕃,而是漢藩混血,因為長期遠離漢文明而出現了藩化。如今甘肅省督府和駐甘的西征軍都把精力放在了整頓地盤上面。沒有什麽好說,就是化藩為漢,去佛崇道!把山裏面的吐蕃部落捉出來,打散安置在事宜農耕的富庶之地,再用天道教去教化人心。

於是,西征就暫時中止,陳德興便返回北京處理朝政了。而八思巴不敢怠慢,連忙往北京趕來,又走了一個多月,三天前才入了北京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