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作威作福(第2/2頁)

正哀嘆的時候,王元寶已經在招呼蒲壽庚了,“蒲先生,今晚俺們就在這裏過夜,住在阿魯特爵爺家裏,還有好酒好肉和色目娘們……”

……

此時此刻,忽氈城也被一片風雪覆蓋,不過大汗的宮殿中卻溫暖如春。忽必烈正和幾個心腹臣子,在殿中飲宴。這些日子,他這位蒙古大汗的心情仿佛不錯,金帳汗國已經被他降伏,雖然表面上還有一個汗王,但實際上已經碎成了一地。當了汗王的那海根本無力號令拔都系的宗王。而伊利汗阿八哈見識到了忽必烈的厲害,也變得愈發恭順起來。答應在明天春天,親自到忽氈來出席庫裏台大會,議論大蒙古西征的事情。

當然,壞消息也是有的,來自東方!

先是河套、河西的東道四王在明軍西進的壓力下,依舊拒絕了忽必烈讓他們西遷的旨意,帶著部落北上蒙古本部,投靠海都去了。而他們的到達,讓海都有了召開庫裏台大會的資格——有了窩闊台系宗王,還有東道宗王,再加上部分術赤系和察合台系的宗王。海都就能像模像樣的開會,然後當上符合大蒙古傳統的大汗了。

剛剛從東方傳來的消息,海都已經登上大汗寶座,開始搞兩個蒙古了!

然後烏斯藏又傳來壞消息,郭侃、汪德臣、劉整和俞興四賊已經開始進攻烏斯藏,四賊兵分四路,分別攻占了西寧州、河州、岷州、保寧和雅州等地。八思巴已經派人向忽氈求救,期望忽必烈可以發大兵入藏。

不過誰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忽必烈現在的國策是西進而非東征。雪域高原上有什麽?除了冰雪就是喇嘛,哦,現在還多了幾萬漢人軍隊,雖然不是大明嫡系的士爵兵,但是誰也不願意去和他們交戰。大家的目光,都盯著富庶的歐羅巴——雖然那裏不如中原,也比不上天竺。但是西方沒有強大的大明帝國,也不像天竺那麽熱,而且前往西方的道路比較好走。走欽察——羅斯大草原就能到波蘭了。

至於西方的情況,忽必烈已經從那海那邊打聽清楚了。西方那邊的人管自己的地盤叫“歐羅巴”。歐羅巴那邊沒有統一的國家,而是和中國的春秋戰國差不多,大堆的小國在混戰,都快碎成一地了。

而且春秋的時候還有個周天子,可是西方歐羅巴那裏的“天子”仿佛有兩個,一個是什麽神聖羅馬的“安普”,仿佛是羅馬大汗的意思;一個是基督教的法王。而且這個羅馬大汗和基督教的法王關系不好,兩邊鬥了不知多少年。十幾年前,上一任羅馬大汗去世後,新大汗就一直選不出來。沒有了大汗,羅馬就是一盤散沙。現在擋在蒙古西進路上的,就是波蘭和條頓騎士團。前者的情況也和神聖羅馬差不多,沒有一個說了算的大汗,只有一個克拉科夫公爵在當頭,一個那海已經足夠欺負他們了。後者的實力仿佛強一些,不過也沒有什麽,昔日拔都西征的時候就打敗過他們。要不是遇上窩闊台大汗去世,撥都沒準就當了歐羅巴大汗了。

所以忽必烈的汗庭內外,沒有人認為不能打敗歐羅巴,麻煩只是兩個:第一是如何將忽必烈本部和金帳汗國還有伊利汗國的力量團結起來,用於西征;第二則是占領歐羅巴後要如何進行統治……這可是個叫人頭疼的難題。

至少在忽必烈看來,蒙古人的短處不是打天下而是治天下。打下來的地盤治理不好,政權紮不下根才是個大問題。大蒙古失中原的原因就在於此!而且,金帳汗國和伊利汗國的情況也差不多,蒙古人的統治只是浮在表面,就是問下面的色目人、羅斯人要點吃喝女人而已。這樣的統治,在武力強大的時候沒有什麽,一旦武力稍弱,就容易叫人給推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