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神轉折:大同歌(第2/2頁)

“先生的話,劉升永記在心。”劉升又是恭敬一禮,直起身子的時候,目光之中,已經全是淚花了。

方克思重重點頭,“升之,從今日起,你便是我的學生了。這一次,我去殉道,將來到了你要殉道的時候,千萬別貪生怕死。”

“先生教誨,學生一定銘記於心!”劉升說完這話,已經恭謹地跪拜於地了。

現在,千千萬萬的賈似道已經起來了!哪怕這場伸冤運動最後被殘酷鎮壓,方克思的理想,也會因為眾人的犧牲而傳播開來。

說不定,方克思也會和賈似道一樣,成為後世儒生們所敬仰的聖人!

“好!”方克思沉默片刻,他知道自己這一次很有可能會殉道,但是殉道也會為他贏得難以想象的身後名,就如賈似道一樣!

“升之,你是我的弟子,為師現在要傳下大道了!”

劉升渾身顫抖,擡頭看著自己的老師。

方克思用近乎神聖的語調說道:“我的大道就在《禮記·禮運》之上: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少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劉升一怔,《禮記》他自然讀過,也知道儒家大同。但是這種儒家大同,在他看來不過是說說而已,根本做不到的。

方克思仿佛猜到了劉升的心思,只是淡淡一笑:“摩尼教有光明清凈世界,要掃除黑暗,光照人間,陳德興的《太一光明經》上也有一個地上天國,說什麽物產極大豐富,人人各盡所能,按需取物。可是如今他已經有了天下,卻縱容軍戶田主退佃驅貧,又窮兵黷武,征伐四方。所以……現在是我輩儒生高唱大同之歌的時候了!”

……

臨安府,葛嶺離宮。

南巡的陳德興正在和兩浙的大員還有一些隨行的官員開會。

作為一個穿越者,陳德興其實也有歷史局限性的。他對於儒家,對於江南義門的看法就受到後世的影響。總認為儒家和江南義門的根底就是“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他們總是要代表地主階級利益的。因此他們根本不可能和底層人民結合起來,這次的“伸冤運動”,不過是在利用底層人民鬧事,成不了什麽大氣候。

而讓十幾萬人聚集在錢塘江邊上,其實也是陳德興故意為之。引蛇出洞嘛!讓這些人呆在鄉間都是不安定因素,不如把他們勾出來,然後一並捉去修江都城。

至於隱在他們中間的破落士大夫,陳德興也命令暗探局秘密調查了,大致的名單已經掌握,到時候就讓密探去抓人,至於罪名……暗探局的那幫家夥一定會安排好的!到時候總能殺一批、抓一批、流放一批的。

如此掃蕩一番,江南的地面就會清凈很多,就能以此為基地出兵征伐南番印度,開拓明洲新大陸了。

想到這裏,他都有點佩服自己的智謀了。

此時臨安知府梁崇儒和浙西省都督謝有房一起走進了被陳德興用來議事的半閑堂。

梁崇儒行了一禮,語調平穩地道:“聖人,錢江南岸聚集的流民越來越多,估計有十多萬人了。”

不過幾十個上百個書生,居然能號召起那麽多人,半閑堂內的文武面孔上都滑過一絲隱憂。

謝有房也行了一禮,“聖人,浙西都督府已經調集了八個旅的精兵,隨時可以開過錢塘江去拿人!”

謝有房說的八個旅其實都是所謂的“軍戶旅”,它們的正式名稱有兩個,在和平時期稱鎮守司,戰時稱鎮守旅。在鄉軍戶和在鄉士爵都由它們管轄(其實就是督導訓練和負責征召)。另外,它們還負責招募新兵和鎮壓地方的小規模動亂。而這些鎮守司(旅)的上級就是各省的都督府。這一次陳德興要對付的“敵人”不過是十幾萬流民,自然用不著強大的六軍八旗,出動鎮守旅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