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咱們一起鬧(第2/2頁)

眾人正感到走投無路的時候,方四秀才剛走過來,正聽到這話,大聲道:“當軍戶可是要上陣殺敵的?還要和韃子去戰,你們能有這本事?”

方四秀才一副風塵仆仆的樣子,肩膀上還背著個包袱,手上還拄著根木棍,顯然是剛剛外出回來。

“四秀才,慶元府那邊怎麽樣?狀子可遞上去了?”

原來方四秀才是配劉升去浙東省省會慶元府告狀的。慶元府那邊有浙西省判官廳,比台州判官廳大一級,台州判官管不了的事情,可以去找浙西判官。

“唉!”方四秀才只是搖搖頭,也不講什麽。

“還是不受理?省裏怎麽都不管,難道真沒有我們窮人一條活路了?”

“這個官府根本就不講理!”

“是啊,田主退佃,逼死人命,官府問都不問,這等官府要來做甚?”

佃戶們怨氣更重,群起抱怨,話也說得出了格,不過這出格的話才出口,眾人卻已經被自己嚇著了,好像受驚的兔子一樣,四下張望起來,沒有發現有軍戶家的人在附近,才大松口氣。

如今臨海一縣就有三千多家軍戶,一百幾十家士爵貴族,還有拿著士紳牌的商戶好幾百。

真要鬧起來,一旅精銳隨時可以集中起來。就算能臨海這邊有幾萬個佃戶,人家也能輕輕松松推平的。況且,大明在江南的駐軍很多,又不是只有臨海才有軍隊,到時還會有大軍源源不斷從外地趕來的。

方四秀才也是一嘆,說起了他在慶元府的見聞,“如今的江南也不止是咱們這裏在鬧退佃,別處也都一個樣。寧海、天台、仙居、黃巖、象山、奉化、新昌、定海……各處都在鬧,各處都有人死,各處的官府都不管,苦主們都到慶元府告狀。省判官廳門口熱鬧的好像個菜市場一樣,還有不少人把屍體都擡過去了!”

退佃這事兒在如今的江南,其實是挺普遍的現象!起因就是義門的瓦解和軍戶地主的出現——和醉心科舉,取得政治特權後再謀求更大的經濟利益的義門不同。新興的軍戶地主階級沒有那樣的雄心,也沒有一考試上升的道路可以給他們去走。而且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本就是農民。在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又能用抵押土地的辦法得到低息貸款的情況下,他們自然而然就選擇了經營土地。

另外,陳明奉行的國策是非常有利於商業經營的。

首先,陳明的朝廷有新大陸黃金,又控制了海貿航路,因此具有強大的財力,不需要像宋朝那樣大搞國有經濟,到處插手商業活動,以擾亂正常的商業秩序為代價去聚斂錢財。

其次,有了新大陸黃金做後盾,天道莊作為一家擁有中央銀行職能的超級銀行,也在迅速壯大。使得大明擁有了一個強有力的金融心臟,這又進一步促使了商業的繁榮。

再次,天道莊發行了大量有新大陸黃金、白銀做保證的紙幣。雖然保證充足,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通貨膨脹。

最後,陳明政權的基礎是軍功地主家商業士紳。因此商人的政治地位較高,他們的私人財產也比較有保障。

這幾個原因疊加在一起,讓陳明國內的商業活動在戰爭結束後陡然活躍起來,各種生意都相對好做。把農業當成一門生意來做的部分軍戶富農,在過去一年,大多獲利豐厚。不少人想要擴大經營,因而也造成了土地使用權的集中,大量的小農成了受害者。

“那咱們怎麽辦?”大家聽到鬧事的人很多,頓時就覺得有些機會。人多力量大嘛!說不定浙東省的大官,就會出來為民做主了。

方四秀才一笑,“自然要鬧!鬧得越大越好!鬧大了……咱們才有活路啊!”

“對,一定要鬧大!”旁邊立即有人附和,“鬧大了,浙東的官也怕丟了烏紗帽,一準就會拿潑皮李的腦袋平民憤了!”

“潑皮李的腦袋砍不砍無所謂,”又有人道,“要緊的是不能隨便退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