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海都監國(第2/2頁)

而這位海都汗居然還在草原各大千戶之長的會議上提出,要讓草原上所有的蒙古人都皈依天道教!

要讓天道教代替薩滿教和喇嘛教,成為蒙古人的國教!

這樣的“投降路線”毫無疑問遭到了和林的蒙古貴族和草原各千戶之長的一致反對。初來乍到的海都,也只得作罷,蒙古草原畢竟是拖雷系和中央兀魯斯的地盤,窩闊台一系出身的海都在這裏可沒有太大的影響力。這裏的蒙古貴族可不會像窩闊台系的千戶、百戶們你們聽話。

可是到了六月份,當草原上的最好季節來臨的時候。統治和林的海都汗再一次做出了讓蒙古貴人們感到詫異的決定。

海都要釋放和林城內所有的漢人奴工,給予他們平民身份,而且還命令所有的草原千戶將他們的漢人牧奴送到和林。

……

“海都兄長,您是不是在西方呆的太久,忘記我們是蒙古人了嗎?我們蒙古人是長生天的寵兒,是草原上的雄鷹,是普天下最勇敢的戰士。只要我們亮出彎刀和弓箭,我們就是草原的主人,我們就將任何敢於北犯的敵人打得落花流水。所以我們不需要害怕漢人,更不需要去討好南方的陳皇帝!我們應該向南方柔弱的漢人展現出足夠的強硬,如果他們不肯乖乖地奉上絲綢、茶葉、香料、鹽、瓷器和任何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就自己去拿!”

和林城中輝煌富麗的宮殿中,海都汗正耐著性子在聽幾個和林這裏的貴人說胡話。

這是他每天的必修課,因為他不是以敵人的身份攻入和林的,而是以蒙古法統的維護者的身份進入和林的,所以他現在並不是和林和草原的君主,而是大蒙古國理論上的監國。

大蒙古國原來也是有法統的,忽必烈則是個不合法統的偽汗。所以海都占領和林後立即廢除了忽必烈的汗位(理論上,忽必烈現在連偽汗都不是了),然後以監國的名義管理草原,籌備庫裏台大會。所以必須耐著性子聽和林這裏的蒙古國高官顯貴們說廢話,而不能把他們統統關進監獄。

而現在正在廢話的人叫勃兒只斤·阿速台,是蒙哥汗的兒子。在蒙哥死後支持阿裏不哥,在阿裏不哥被忽必烈做掉以後則返回和林享清福,沒有參與和陳德興的連場惡戰,所以也不大知道厲害。

不過海都卻非常清楚陳德興有多厲害。因為他剛剛得到了三河之地傳來的消息,忽必烈在忽章河畔大敗阿魯忽,現在已經是三河之主了!

而被忽必烈打敗的阿魯忽昔日則壓得整個窩闊台系喘不過氣來——陳德興比忽必烈厲害,而忽必烈又比阿魯忽厲害,阿魯忽則比海都厲害……這麽一比較,海都當然知道自己這點實力在陳德興面前根本不夠瞧的。

想去南方漢地搶東西那是做夢!想要在和林維持局面,就只有兩條路,一是大家一起吃苦,就像成吉思汗崛起前的蒙古人一樣生活;二是去討好陳德興……當然,必須要掌握好分寸,向大明稱臣是不行的,因為他現在是大蒙古國的監國,是代表整個大蒙古國的。所以海都現在能做的就是入天道教和釋放和林的漢人奴隸。前者不過是宗教信仰,應該不算什麽。後者在海都看來也算不了什麽,因為蒙古已經沒有辦法從漢地得到大量原材料供應了,沒有原料,和林的工匠又能幹什麽呢?養著這些人又有什麽意義呢?

還不如放了這些漢人奴隸去向大明示好,換取大明的支援,這樣他就能打敗忽必烈得到三河之地。到時候就能登上蒙古大汗的寶座,就能重整大蒙古國,然後再領導一個團結一致的蒙古,去和陳德興的大明一較高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