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去教化天竺吧(第2/2頁)

另外,大明還會實行南北二京制,將以燕京府為北京,以揚州和鎮江府合並為南京,正式的名稱是江都府——南京這下要搬家了!不過綜合地形、經濟和民心等諸多因素,江都府的確比建康府更適合成為陳明帝國的南京。

一來,江都府位於大運河和長江的交匯處,距離長江入海口也非常近。在唐朝和北宋時代,就是東南的經濟中心。到了後世的明清兩朝,又因為鹽漕二務而再度興起。如果陳德興肯投入一定的財力、物力發展江都府,完全可能將之變成東南地區乃至整個大明的經濟中心。

二來,江都府屬於江南和淮地的結合部。陳德興起家的軍事集團就是南宋兩淮軍的一部。在如今的明軍中高級軍官中,淮人的比例很高,陳德興自己的籍貫也在淮西的安豐。陳德興以江都為南京之後,還可以用天道票收購兩淮土地(大部分都屬於兩淮江門,陳德興、陳淮清父子二人在兩淮也有很多土地),再分配給來自淮地的軍官士爵,自然可以形成一個拱衛大明朝廷的軍事貴族集團。

有了這兩大原因,江都府自然就取代建康府成為了陳明帝國統治江南的南京帝都了。

不過江都府的建設也不是朝夕可成的,在江都建設完成之前,陳德興還會以臨安為陪都治理江南之地。

而要治理好江南的關鍵,在陳德興看來無非就是“遷義門,封軍戶,興工商”三點。

只有把統治江南三百年的科舉義門拆散並且大量遷徙,同時將他們的土地分配給擁護陳明的士爵和軍戶,江南安穩才有了保障,原本被義門固定在土地上的江南佃戶們才能獲得自由——餓死、凍死、流離失所的自由!但這是小農經濟走向資本主義的必由之路!資本主義當然是邪惡的,兇殘的,貪婪的,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對於佃戶們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情……

而我們老奸巨猾的陳淮清,則是“遷義門”政策的關鍵。

陳德興淡淡地道:“江南諸省,素來是宋主和士大夫所共治,江南想要長治久安,那些士大夫豪門子弟還是要盡快離開為好!”

陳淮清輕輕一嘆,他的看法其實和陳德興相反——有了這些豪門巨室,江南才會安穩。而讓這些豪門巨室的子弟棄武從文,在文章經典中耗費一生光陰,更是文治天下的訣竅所在……可惜那麽好的法子在華夏不能用了,只能用來安定天竺了。

等到了天竺,一定要實行科舉,至少要在什麽高等種姓的人當中推廣儒學,實行科舉取士——要當官,就得讀孔孟,考科舉!同時當然還要大興佛教。只要天竺的上等人都成了儒生,下等人都信了佛陀,天竺又怎麽會不安定呢?

“老臣會盡快開始天竺征伐的。”想到這裏,陳淮清捋著胡子說道。

“不用那麽急,”陳德興卻揮了揮手,“天竺是大國距離又遠,必須穩紮穩打,不能急的。”

他頓了一下,又道:“征伐天竺必走海路,由麻六甲往西。必須在麻六甲附近弄個落腳點,還得是肥沃富饒之土,這樣才能供應那麽多人的糧食。南洋艦隊的意見,是先奪取爪哇島,再以爪哇為跳板西征天竺!”

爪哇島大概是全世界土地最肥沃的地盤,和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不相上下。

“先取爪哇?”陳淮清知道爪哇在什麽地方,他思索著問,“那爪哇拿下來後給誰?”

陳德興一笑,這個問題該問南北各路軍閥誰想去。他剛想說話,楊婆兒又滿臉喜色地走了進來,沖著陳德興盈盈一拜,“恭喜聖人,漠北傳來消息,明妃娘娘已經和海都汗一起到達和林,海都汗皈依了天道教,而且還率部奪取了大蒙古國的首都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