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老忽在幹啥呢?(第2/2頁)

阿魯忽的十三萬眾,竟被打得潰不成軍!

……

仍然穿著漢服的劉孝元嫻熟地操控著戰馬,在幾個蒙古漢軍騎士的護衛之下,飛快地奔向了九斿白纛所在的高坡。他現在是忽必烈的斷事官兼漢軍總管萬戶。有權管理忽必烈領地中所有的色目人和漢人事務,地位僅次於最高斷事官霸突魯。

如今忽必烈的帝國之中,漢人和色目人的地位已經顛倒了。現在是二等漢人欺負三等色目了!跟隨忽必烈到達西域的漢人文官,只要學會了突厥語,都能成為各地的達魯花赤總管。

另外,在劉孝元的建議下,忽必烈旗下的烏斯藏人、契丹人、女真人,也統統並入了二等漢——他們的長相和三等色目完全不一樣,和二等漢相仿。

忽必烈身邊的怯薛歹都認得劉孝元,知道他現在是大汗跟前頭號紅人,自然沒有人阻攔。劉孝元策馬上前,還沒有到忽必烈跟前,就聽見這位蒙古大汗在放聲大笑。

“劉卿,朕打勝啦!哈哈哈,現在整個兩河都是朕的天下啦!阿魯忽那個蠢材還以為打仗就是騎馬放箭,根本不知道火藥兵器的厲害!不,不僅阿魯忽不知道,整個西方的蠢材都不知道!他們統統不是朕的對手!”

失敗是成功他媽這句話的確是真理。在經歷了巨鹿之戰的失敗後,忽必烈的火器部隊反而變得更加強大了。

首先,所有的火器都移交給了漢軍,由劉元振、劉元禮兩兄弟的萬戶接管——他們是真正的軍隊,而不是之前那個色目人擡銃軍那樣的“半工半軍”的半吊子軍隊。

其次,火器軍的作戰思路也有了變化。不再強調殺傷敵人,而是追求擾亂敵人,配合步兵騎兵進行沖擊。具體戰術就是由步兵方陣護送擡銃、駱駝銃和三弓床弩接近敵人的騎兵群,然後在弓箭射程外開火,同時忽必烈的騎兵擺出鑿穿陣。一旦火器攻擊將對手打亂,騎兵立即沖鋒!

這種“火銃居前,馬隊居後”的戰術對上火力更加強大的明軍當然是無效的。但是對付西方這些連火藥都沒有怎麽聽說過的土包子就是無往不利了。阿魯忽的十三萬大軍就是這樣被打得潰不成軍的。如果對手換成了金帳汗國和伊利汗國還有馬木魯克,結果也不會有任何不同!

“劉卿,出了什麽事兒了?你怎麽悶悶不樂?”忽必烈說著話,已經發現劉孝元的臉色有些陰郁,只是在強顏歡笑。

劉孝元翻身下馬,給忽必烈行了一禮,然後報告道:“大汗,剛剛收到了東方的消息……”

兩軍交戰的時候,劉孝元奉命留守在忽必烈的汗帳,別失八裏方面送來的急報,都會第一個交到他的手中。

“陳德興的人找到明洲了!”

“明州?慶元府?”忽必烈隨口反問了一句。探索明洲之事,忽必烈是聽說過的,不過卻沒有當回事兒,因為他壓根就不信什麽太一神,什麽天降明王之類的邪說。

“不是慶元府,是大海以東萬裏之外的明洲大陸,據說有二十個宋國恁般大。”

“哦,”忽必烈摸著胡子,詫異地道,“還真有啊!不會是騙人的把戲吧?”

“應該不是。”

“何以見得?”

“陳德興的人不僅找到了明洲,還在明洲發現了金山、銀山,還從明洲土人那裏搶來了十萬斤黃金運回了沈家門……”

“什麽?多少黃金?”

“十萬斤!”

“十萬……斤!?不是十萬兩?會不會是用銅冒充的?”忽必烈的眼珠子都瞪圓了,十萬斤黃金啊!大蒙古國最富裕的時候,大汗的寶庫中都不一定有那麽多金子!

“是十萬斤!而且……也不是銅,”劉孝元頓了頓,“多半不是銅,因為黃金運到沈家門港後,陳德興還讓沈家門的豪商去碼頭上驗看。”

“哼,欲蓋彌彰!”忽必烈的眉頭緊皺。

劉孝元搖搖頭,“便是欲蓋彌彰,也已經騙過江南的豪商了,陳德興已經重啟了天道票的發行,估計很快會籌集到足夠的軍費。大宋……怕是捱不過今年冬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