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解放大軍來了(第2/2頁)

……

同一時間。

數十艘小舢板上已經滿滿當當的都是預備登陸的明軍陸軍第十二旅的士兵了,士兵們都沒有披甲,處於船頭的人舉著盾牌,剩下的都在劃槳。

旅帥張九少將,也在其中一艘舢板上面。在中原大戰結束後,他並沒有去和順天張家相認,仿佛已經忘記自己是張柔的兒子了。而他所在的旅則在中原大戰結束後不久,就被調往海東,在高麗半島沿海連續登陸。後來又是第一批南下舟山的部隊。現在,更是入侵兩浙的急先鋒!

看來冥冥之中,還是有幾分天意的。不過,現在張弘範的頂頭上司不是某個蒙古人,而是他的本家親戚張世傑。

這場毫無目的,大概就是在浪費彈藥的炮擊,就是坐鎮新大陸號上的中軍軍將張世傑下令實行的。目的是檢驗海軍炮擊掩護陸軍登陸的戰術是否可行?不過在張九看來,這樣的檢驗完全多余,因為明軍根本不會在敵人設防的海灘上登陸——江南的海岸線那麽長,宋國根本沒有兵力嚴密布防。一旦失去海權,那就是處處漏洞了。

“加把勁,用力劃!加把勁,用力劃!”

張九一手持著步弓,挺直了身體,大聲呐喊著給正在劃船的部下打氣。舢板很快穿破了因為炮擊而堆積在海面上的硝煙,轟的一聲就靠上了臨海江口的灘塗上面。

舢板還未停穩,上面的明軍官兵就迫不及待地跳了下來。張九跳下了船板,噗通一聲就踩在齊膝的海水裏面。一個水手把他的板甲拋給他。他就扛著二十幾斤重的甲,一袋羽箭,一把大橫刀,一袋子幹糧,一個水壺,一張弓,一面令旗,一條毛皮毯子,一雙靴子,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光著腳丫子艱難地淌水上岸。

而他的那些士兵情況也差不多,為了防止落水淹死,他們都沒有穿甲,而是將鋼甲打包背著,同時還要攜帶武器、盾牌、幹糧、水袋、行李等等一堆東西。為了防止戰靴被水浸壞,這些人還都打著赤腳,有些人還卷著褲腿,露出兩條大毛腿,亂紛紛的淌水上陸。

“宋人要是有一隊騎兵可就慘了……”

對於登陸現場的混亂,張九早就有數……在高麗半島不知演習了多少次,就沒有井然有序過!

登陸這事兒,看來就只能出其不意。

“嗚嗚……”

預警的軍號突然響了起來。張九這時剛剛踩在灘塗泥地上,還沒有來得及喘氣,整個人就緊張起來了。

“整隊!快整隊!”

他連忙把行李、盔甲都扔在泥地上,拼命揮動手中的紅旗——這也是多次演習後得出的經驗,登陸部隊散布往往較廣,傳令兵又經常來不及到位,只能讓軍官用醒目的旗子傳令。

簡單的旗語,第十二旅的官兵都認識。看到張九在揮旗子,沒有上岸的都拼命劃船,已經上岸的都紛紛組隊——也不一定按照原本的建制,登陸場地往往混亂,找不到上下級很正常。所以就規定以軍階最高的戰場指揮官為核心(旗子的顏色不一樣,旅帥是紅旗,團長是黑旗,營長是綠旗,連長是藍旗,排長沒有旗,因為一艘舢板規定就是搭載一排人),迅速組隊。

當然,因為一艘舢板就是一排人,所謂的臨時組隊就是數十個排迅速組成十幾個臨時的連,再組成六個臨時的營,再組成兩個臨時的團。

登陸的第十二旅當然是精銳,哪怕在灘塗上遇敵(事後證明就是群看熱鬧的老百姓,都是叫炮轟給招來的),也沒有怎麽慌亂,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組成了一個縮水版的旅級方陣(少一個團)。

“披甲!”張九看到軍陣已成,稍稍松口氣,緊接著就下達了披甲的命令。他麾下的兩千多人,人人都有鋼甲,只要披上鋼甲,就是一支無敵的鋼軍,敵人縱有十倍也不足為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