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滅宋是場社會革命(第2/2頁)

“置司……現在不大好動啊,賊兵未至,置司先走,人心怕更不好收拾。”賈似道的聲音細不可聞,不過身邊的文武官員卻都豎著耳朵聽得一字不落。

賈似道已經動了逃跑的心思!可是他能往哪裏逃走呢?

“太師,可調數營台勇去衢州……”廖瑩中繼續建議。

“衢州……”賈似道拈著胡須,仿佛低聲自語,“靠近福建路和江南西路,的確是個好地方。先派兩營兵去也好……”

江南西路很可能是大宋最後的庇護所,而福建路大約就是大明的福建省,而如今的福建省督正是賈似道的老朋友也是陳德興的老爹陳淮清。

……

“驅士分田……德興,你這是要做什麽?”

“大伯,詔令上不是說得很清楚了嗎?要將兩浙、福建之士盡可能驅走,再分了他們的土地。”

就在廖瑩中回到臨安的同時,陳淮清也急忙忙乘坐在逆風航行中最快的大三角槳帆船從泉州趕來的。下了船就直奔行轅,見了陳德興的面就質問起了“驅士分田”之策。

平定江南的作戰方案,自然是最高的軍事機密,以陳淮清的親王之尊,也不得與聞。因此在收到陳德興發出的詔令之前,他並不知道有“驅士分田”這麽回事兒。

這事兒的確有些出乎陳淮清預料了,本來在他看來,平江南就是取幾個大城市,然後壓服大宋朝廷,讓他們稱臣,再把王位讓給趙琳兒。而“驅士分田”則擺明了要掘江南士大夫豪門的根!

“何必如此?何苦如此?天下儼然在望,現在難道不該收一收讀書人之心?你難道還能馬上治天下不成?德興,治天下終究是要士大夫的……”

行轅的禦書房中,不時有爭論的聲音傳出,守在外面的楊婆兒連忙驅散了秘書官們,自己一個人守住廊道,不讓他人靠近。這天家父子間的爭論,還是不要讓外人知道。

書房之內,就看見陳德興端坐不動,手上捧著杯點茶,只是看著自己的生父。陳淮清雖然已經過了五十,卻絲毫不見蒼老,頭發胡子烏黑鋥亮,身材高大結實,猶如一座鐵塔,來回走動的腳步非常有力,踩得地板咚咚作響。

看來這老頭子還有很長一段美妙人生可以享受呢!陳德興看著自己暴跳如雷的老爹,心裏面不知怎麽,卻想到了那個天竺來的空心母……

“德興,你破蒙古,收北地時,也沒有如此苛待北地豪族,到了江南為什麽要如此?你別忘了,你自己也是臨安子,為父也是江南士大夫!”

陳德興聽到這話,只是嗤地一笑,搖搖頭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大伯不會不知吧?所謂北地豪族,有幾畝田,控制多少人口?能和江南士大夫相比麽?而且北人悍狠,民皆持槍攜弓,區區豪族焉能牢控其身?而江南卻是截然相反啊!”

北地豪族,除了位列漢侯萬戶的那些人,其實都是三等漢而已,沒有政治上的特權,又在數十年的戰亂中被狠狠屠戮過,現在都沒復元氣呢。那些人聚族自保有之,奴役他姓的卻不多。根本不能和江南豪族相比——江南士大夫可是真正的統治者!土地盡歸其有,人民皆為其控,現在還堂而皇之有了團練軍!如果不能瓦解他們的勢力,只是得到他們表面的服從,陳明在江南的統治就會變成無根飄萍。想要鞏固,除非恢復科舉制度!

而且,陳德興想要推動的事情,無論是黃化世界,還是跑步進入資本主義,都需要大量自由的漢人人口。而北地攏共一千余萬人,又有那麽多土地。再怎麽整,民眾也沒有多少移民和發展工商的動力。

因此陳德興就只能寄希望與江南了。平宋之戰,其實是一場社會革命!要革的就是江南士大夫的命!要把江南的土地、人口、經濟從士大夫手中解放出來!然後才能論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