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華夏之天命(第2/2頁)

而現在,老陳家的親戚成了中國皇帝,還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大蒙古國!這個大蒙古國在七八年前還入侵過安南,逼安南向大蒙古稱臣來著。

現在蒙古被“中國陳朝”的親戚打敗了,這對安南陳朝壓制國內不滿是很有好處的。誰要是不服,安南陳朝是可以到中國去請親戚幫忙的!人家連蒙古人都打垮了,你們這些安南猴子還敢不服氣?

另一方面,陳德興的對外政策不是建立一個大一統的世界帝國。在13世紀這是不可能的,沒有一個中央朝廷可以向地球另一邊的地方政府下達命令,傳個旨意得好幾年!能不能到達還要看人品,人品不好的欽差沒準出海就喂魚了。

因此陳德興的目標,是把世界華夏化:在血統上染黃,在思想上同化。而如今的安南,統治者是漢人,還是陳德興的親戚,相當一部分國民也認同自己是漢人(實際上也有漢人血統),文化思想上又奉儒學和漢傳佛教,還有科舉制度。基本上就是個小號中華。

陳德興出兵去推翻安南陳朝,然後再換個姓陳的去當國王仿佛也沒有什麽意思。

至於將安南並入中國,意思也不大。因為安南也不是什麽戰略要地,也沒有什麽油水(現在的安南國遠遠沒有後世的越南那麽大,國土主要就是紅河平原)而且已經形成了獨立的利益集團,而且這個利益集團還相當有力——安南陳朝和陳明一樣,都是初興王朝,正是國力鼎盛的時候。歷史上安南陳朝還打敗過蒙古人的入侵!

與其吃力費盡去啃安南這塊硬骨頭,還不如加快向北明洲和大洋洲的開拓步伐呢。

當然,前提是安南陳朝接受全盤華夏化:以天道教為國教,遵守《陳禮》,以大明為宗主國。

不過安南入華的事情,不能由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和尚去和陳淮清談,陳昑只是名義上的使臣。真正負責的是陪同小和尚陳昑而來的安南安生王陳國峻。

夜已深,小和尚陳昑坐在大廳之內,不住打著瞌睡。而陳淮清和陳國峻卻仍舊精神抖擻,在那裏侃侃而談。

“興道賢侄。”

陳淮清打量了一眼陳國峻,對方三十多歲年紀,穿著一身普普通通的錦袍,靴子、襪子也是平常的布鞋、布襪,相貌也是極為普通。若是在大街上遇到,誰也看不出他是安南國的親王,還是安南國數一數二的名將。

“如今明王立天道,制《陳禮》的目的,想必道興賢侄也是知道的。便是要效仿周朝,以華夏文化,教化萬邦愚昧。而安南陳氏本就是我義門陳氏一族,猶如當年周朝的諸姬。安南陳氏以大明為宗,乃是理所當然之事。只要安南陳氏尊天道,守陳禮,宗大明。安南國運,自然有大明庇護,陳氏江山,可保無虞。”

陳國峻端起茶盞,淺淺抿了一口有些涼了的點茶,眉頭一皺:“華夏自古以來,都是以儒為尊,安南也是以儒治國的。這尊天道,守《陳禮》……”

陳淮清笑道:“尊天道,不過是以天道為國教,君王入道,僅此而已。安南陳氏要興儒學,行科舉,大明是不會過問……畢竟儒學也是華夏的。至於《陳禮》,講的是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乃是源出《周禮》。而且安南陳氏是我大明陳氏宗親,以《陳禮》代《周禮》,難道不是提高了安南陳氏的地位?”

陳國峻從容道:“如果……我是說如果我們安南陳氏不尊天道,不守《陳禮》呢?”

陳淮清道:“那樣……便不是華夏諸邦!大明不會承認安南為藩屬之國。”他頓了下,加重語氣,“使天下萬邦入我華夏,乃是明王之天命,華夏之天命!天命,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道興賢侄,安南陳氏不會違抗著天命吧?”

陳國峻的態度依然從容,“自然不會。”他笑著一指正在打瞌睡的小和尚,“入道不如就從我安南國太子和在下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