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論持久戰(第2/2頁)

如果陳德興帶頭違禮,端出種種優惠拉攏讀書人,讓他們享有和士爵、士紳一樣的待遇,那陳禮就和周禮一樣崩壞了,自此後再無神聖性可言。

從某種程度而言,陳禮其實就是一部憲法,只不過管得比較寬泛,涉及到了宗教、文化、家庭等諸多方面。而後世憲法的神聖性,也是需要立法者精心維護的。一個法治國家,立法者絕不能帶頭踐踏憲法尊嚴,至少不能公開踐踏。

而在陳德興制《陳禮》前,“禮”在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知識分子心目中是具有神聖性的東西。“復禮”是千百年來士大夫階級掛在嘴邊的理想。

這樣的氣氛,對於《陳禮》取得神聖性,成為華夏民族的“約法”是大大有利的。除非陳德興自己把《陳禮》當成張擦屁股紙,用完就扔……

而在目前公布的《陳禮》當中,士大夫階級是很受打壓的。他們的社會地位和農工商諸民平等,低於貴族、士紳,也沒有什麽特權可言。

另外,《陳禮》還規定了“漢不為奴”的原則。凡是漢人,只要不作奸犯科讓官衙逮住判刑,都是自由民。不能當奴隸,也不能當農奴。這就等於剝奪了江南士大夫豪門對佃戶的人身控制權——這實際上是一筆財產!南宋末年的佃戶已經淪為農奴,是可以隨田買賣的財產。而《陳禮》卻讓他們成為自由人,等於解放了南宋的農奴,而且沒有任何補償!

一旦大明統治江南,《陳禮》在江南實行,那些成為自由人的佃戶,肯定會紛紛逃離江南——現在可不是人多地少的19世紀,而是人少地多的13世紀。且不說明洲大陸如何,但是江湖、京湖、四川、中原、東北,就有的是土地沒有人種。有那麽好的去處,誰還會留在江南被士大夫地主殘酷剝削?

而江南的貧下中農大量離開,就勢必會造成土地租金大幅下降。江南豪門的收入立即就會大大減少……實際上,那些“義門”並不很富有,因為他們的人口都很多,家家都有一堆只會讀書不會做實事的士子。收入又主要依靠地租。在《陳禮》之下,讀書人做官的機會大減,地租收入又要大幅下降,這些“義門大族”只怕都要面臨破產了。

所以《陳禮》一出,江南的士大夫豪門便沒有了妥協的空間!

……

聽到蘇劉義說讀書人之心,趙與芮卻嘆息一聲:“人心人心,本朝自太祖得國就厚養士大夫,什麽時候不得人心?可是如今陳賊卻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這得人心也未必不失天下吧?”

狀元郎周震炎一笑,開解這位糊塗天子的糊塗爹道:“人心難測也,《陳禮》頒布之前,人心未必在宋……陳賊雖逆,但終有復中原,逐胡虜之功。若其順天應人,禮遇士人,未必不能有天下!”

這話說的……趙與芮的眉頭大皺,不過卻不敢說什麽。這周震炎當了好些年的受氣包,還因此大病一場,險些送了性命,肚子裏面對趙家是有怨氣的。而且他現在手裏有4000團練!這年頭有幾千團練,就比皇帝他爹都牛了!

周震炎侃侃而道:“如今陳賊已經失去人心,而大宋又行學校議政之法,是真心和士大夫共天下,因此天下書生一定會全力輔助大宋……大宋雖然難免有困頓之時,但是只要持久堅韌,天下終究還是宋朝的。”

“持久堅韌?”

江萬裏接過話題,笑著說:“陳賊兵精糧少財薄,因而利於速戰。吾大宋得江南人心,有三百年基業,非暴起突發的陳賊可比,自然可以久戰。陳賊之兵以財聚,財盡則兵散,吾大宋之兵以德聚,德不失則兵不失。如果朝廷可以先遷洪州,長禁海貿,與賊持久相抗,再聯絡南北豪強,約以裂土封疆。堅持數年,天下必然重歸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