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埃及大汗忽必烈?(第2/2頁)

現在放在劉孝元這個大特務眼前的有兩個選擇:一是留在大明,他的功勞不小,封侯是沒有問題的,而且他的才能也不差,當個大官也是理所當然。

二是繼續跟著忽必烈走,去西方開拓一番新的天地——目前忽必烈是非常信任劉孝元的,而且忽必烈還聽了劉孝元的讒言,預備在西域用漢人治色目。劉孝元若是到了西域,說不定會有當宰相的機會。

劉孝元又是恭謹一禮,“臣想去西域!”

陳德興沉默了一下,點點頭道:“也好……你去西域可以為相。”

劉孝元神色不變,只是低聲道:“臣是身在蒙營心在明的。”

陳德興嘿嘿一笑,道:“孤王知道,孤王知道的……明經,你可想過將忽必烈這支蒙古大軍帶去何方嗎?”

忽必烈手中還有十三萬左右的蒙古人,還有兩萬漢軍,去往河套途中折損個兩成最多了。這樣至少有十二萬人能到位。另外,忽必烈在關中、靈州路和別失八裏還有一定的實力。湊出十五萬西征大軍,上百萬西征部民還是有可能的。其中還有不少會打造火銃、火藥的工匠。如果整理好了,西邊兒的旭烈兀、別兒哥,還有歐洲和伊斯蘭教勢力,可都要頭疼了。

“臣沒有想過將忽必烈大軍引向何處。”劉孝元看了眼陳德興,“大王是有什麽好去處麽?”

好去處自是有的!

陳德興笑著點點頭,道:“西方的去處無非是天竺、大食、弗林三處。其中天竺氣候酷熱,不適合蒙古人生活,而且孤王已經有了安排。”

天竺就是印度,後世有點臟亂差,不過13世紀絕對是僅次於中原的好去處。不過那裏不能給忽必烈,因為陳德興打算讓自己的老爹和兄弟們去幫助印度人民。

劉孝元道:“臣明白了,臣不會引忽必烈入天竺的。”

“弗林倒是好去處,不過弗林人口眾多,土地富饒,若被忽必烈取了,就怕成了蒙古再興的本錢。”

此時的歐洲其實也沒有什麽,就是一群鄉下騎士和土鱉君王,離文藝復興什麽的還早呢。但是來自後世的陳德興卻知道,歐洲基督教文明的潛力巨大!一旦復興起來,就有可能成為華夏世界最強最大的競爭對手。

另外,歐洲現在的特色是小國窮國林立。而且這些小國窮國在軍事上的力量並不算弱。並不是說他們能擋住蒙古大軍的征服,而是他們會讓征服者付出的代價和收獲不相符合,讓征服變成了一場虧本買賣——13世紀的歐洲太窮,想要不虧本可有點難度。

既然征服虧本,那讓歐洲小國臣服自然就會成為忽必烈的首選。可這樣一來,就等於將歐洲置於蒙古的保護之下,歐洲人還可以通過蒙古吸收華夏文明的養分,沒準就把文藝復興提前了!

這可就有點麻煩了!陳德興可沒有培養競爭對手的好習慣……

所以陳德興的計劃,是將歐洲諸國直接置於大明帝國的“保護”之下,可以將它們變成大明的殖民地。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將某些歐洲國家華夏化。

“大王的意思是要忽必烈去大食?”劉孝元蹙眉,“可那是旭烈兀的地盤。”

“不是的,”陳德興搖搖頭,笑道:“大食國素來有三個中心,兩河、波斯和埃及。孤王這裏收藏有大食國的地圖,可以給你一份。如今兩河和波斯在旭烈兀手中,埃及還被伊斯蘭教的馬木魯克王朝所控制。忽必烈可以去打敗他們,占有埃及,再據有整個北非,甚至可以越過北非大漠入侵非洲腹地。他完全可以去當個埃及大汗!”

埃及大汗忽必烈!或者叫埃及法老忽必烈一世也不錯……

劉孝元思索一下,拱手道:“臣一定想方設法引忽必烈去埃及。只是……日後忽必烈入主埃及後,該用何辦法治理埃及?”

陳德興一笑:“孤王只說個建議,忽必烈或可效法大理國,以佛治心,以儒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