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陳德興是講禮的(第2/2頁)

民主,或者說是貴族民主可以避免統治集團的整體腐朽。而封建……其實就是效仿西周,將已知世界都納入華夏體系,則會讓華夏諸國面臨競爭壓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競爭,同樣也會腐朽!這和一個企業,一個政權會因為壟斷而喪失活力是一個道理。

在陳德興看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部分跳出周期律的時代無疑就是周朝。周朝本身雖然沒有擺脫盛極而衰的歷史規律。但是整個華夏文明在周朝滅亡的時代肯定比周朝最鼎盛的時代更加強盛!

不過,封建也不是單純的把某個漢地軍閥集團打包送出國門就行的。因為出國打江山的軍閥集團,也有可能會被當地文明同化。蒙古人的西道諸國就面臨這樣的問題。而西周的封建擴張,則是整個華夏文明的擴張。

之所以會有如此不同,除了華夏文明本身比較先進強大,就是因為禮樂制度的存在!

禮樂制度可不是字面上的禮節和音樂那麽簡單,而是西周時期華夏先民的行為規範、生活方式、意識形態和文化禮儀等等讓華夏之所以成為華夏的文化思想領域的組合。

而現在,準備效仿西周,分封出一個華夏世界的陳德興,同樣需要“禮”,並非是老掉牙的《周禮》,而是一部與時俱進的《陳禮》。

陳德興回頭看了趙復一眼,淡淡地問:“江漢先生,孤王現在需要一部《禮》。”

趙復默默地回視了他一眼,追問道:“大王需要的是《周禮》?”

“是《陳禮》,我陳德興的禮!”陳德興轉頭望著鋪滿了整個山谷的營地,仿佛有些感慨地道,“華夏之所以是華夏,就是因為西周之禮!孤王很快也要封建天下,未來的華夏封國將會天南海北難以往來,若無一部《陳禮》以別華夷,只怕不出百年,這些天南海北的華夏之國,就不知道自己是華夏了!”

雖然陳德興已經折騰出了一個天道教,但是天道教的底蘊畢竟不足,只能搞搞科學研究和迷信活動。想要發展出天道教自己的文化和諸多思想,沒有數百年積澱是不行的。而且,天道教是屬於華夏的,天道教的文化和思想自然也應該從悠長而輝煌的華夏文明中汲取養料。

所以,陳德興需要一部濃縮了華夏文明和意識形態,又加入了他本人意志的《陳禮》,和天道教還有無數華夏子民一起走向全世界。

當然,這部《陳禮》同樣也適用於華夏本土,它將是華夏世界的“憲法”。要通過長期持之以恒的教育,將之灌輸到每一個華夏子民的靈魂之中。

趙復思索了一下,表情已經鄭重起來,“不知大王的《陳禮》要規範的都是些什麽事情?”

陳德興斟酌著道:“現在只想到幾點:第一是語言,必須同文同字同音。身為華夏之人,互相之間決不能有語言不通,文字不同的問題。

第二是宗教,所有的華夏國家必須以天道教為國教,所有的華夏君王都必須皈依天道。

第三是權利和義務,包括君臣之間的權利義務,家庭成員之間的權利義務,議會和官府之間的權利義務,民眾和君王、官府之間的權利義務,都需要用禮來規範。當然,相應的法也是要有的。但是應該先禮後法,禮治心,法治人。

第四是繼承制度,必須是嫡長子繼承……不僅是王位爵位要嫡長子繼承,便是民間繼承制度也要以嫡長制為主。當然,還有和嫡長子繼承制掛鉤的嫡長子守孝。將來華夏的孝道,也應該是以嫡長為主。嫡長守家敬孝,諸弟外出闖蕩,出去開枝散葉。華夏,最終將要擴張到普天之下,華夏之民也必須大批大批的走出去,將咱們的文化風物推廣到普天之下,可不能都守在家裏當孝子。

江漢先生,你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