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三千八百門銃(第2/2頁)

除了少量站崗放哨的步卒,整個大營中唯一還在活動的就是隨行而來的民夫——步軍作戰講究的是陣而後戰,這都是宋朝遺留下來的笨戰術。一支大軍拉出去野戰,就需要轉運無數的盔甲、箭簇、糧秣、營帳,還各種各樣的器具,什麽鐵制的刀車,鎖連鹿砦的鐵鏈,灑在營盤外面的三棱鐵釘……林林總總的一大堆。雖然明軍和唐軍步兵沒有南宋步軍那麽講究,但是對後勤的依賴程度同樣不低,因而這次從大名府出兵,幾乎將闔城的丁壯都拉了夫,還將城中所有的車輛和大半的儲存物資都帶了出來。而這些民夫,除了轉運物資之外,現在還在軍官的督促下整修營壘。很顯然,王陸飛想要打的是一場憑營而鬥的陣地戰。

沒有了八旗兵的幹擾,蒙古人的探馬遊騎又一次成了戰場的控制者,他們就在明唐聯軍的大營外面遊蕩觀察,並且將他們探查到的一切,都報告給了巨鹿縣城內的忽必烈。

忽必烈的蒙古大軍這個時候卻在準備會戰,他們可沒有對手那樣篤定的本錢。誰也不知道陳德興的主力到哪兒了。雖然忽必烈給自己的軍隊裝備上了狼牙棒、釘頭錘、擡銃和駱駝銃——這些都是用來摧破鋼甲的利器。但是這位蒙古大汗還是不大願意讓自己的大軍去和那些刀槍不入的怪物硬拼。最理想的,還是在明唐聯軍和明軍主力會師之前,先擊潰明唐聯軍,這樣得到消息的明軍主力,就一定會回援河北。而蒙古大軍,就能安然退去了。

所以他現在也不打算繼續將明唐聯軍再往北引了,多拖延一日,局勢便多幾分危險——等到李彥國倒戈的消息傳到南方,夏貴、高達、呂文德、劉整、張玨、俞興這些南朝武夫還不馬上跟進?

這安豐陳家,仿佛就是南朝將門的一員!夏貴、呂文德和陳德興的爺爺還是同袍戰友呢!他們這些人要投到陳德興那邊去了,忽必烈還拿什麽去守河南、陜西?

因此忽必烈在得到明唐聯軍整修營壘的報告之後,二話不說,就下達了全軍出擊的命令!

一隊隊的步兵、騎兵、火器兵,都接到了開拔的命令,浩浩蕩蕩的離營而出,在冰封雪蓋的荒原上組成了陣列,鋪天蓋地而進,仿佛是兵甲的海洋。

忽必烈的怯薛軍則和擡銃軍萬戶一起行動。走在忽必烈馬前的,是無數扛著擡銃的色目人,都是從西域來的回回色目。在西域、中亞,這些回回色目的蒙古人壓迫的對象,同樣被屠殺了八成九成!

然而在中原,因為他們的數量遠遠少於漢人,又是外來者,利益完全依附於蒙古,因此在蒙古人眼中是可靠的幫手。而且他們打造和使用器械的本事也遠高於蒙古人,因此擡銃軍萬戶中的軍將兵士,便是清一色的西域回回色目。

擡銃軍的萬戶贍思丁和副萬戶兼駱駝銃千戶阿裏海牙,這個時候都被喚到了忽必烈身邊,聆聽這位蒙古大汗的訓示。

“……決戰當在後天開始,爾擡銃軍萬戶,便是此役勝負之關鍵!3000杆擡銃,800門駱駝銃,便是明賊也沒有這等火器!另外,朕再將各萬人隊所屬的三弓床弩和天雷箭,一並調給擡銃軍萬戶。到時候,爾等就讓那些反復無常的漢兒嘗嘗大蒙古火器的厲害!”

“大汗放心!臣等一定不辜負大汗所托!”

贍思丁和阿裏海牙雙雙在馬上抱拳,兩人都是信心十足的樣子。這擡銃和駱駝銃當然是厲害的!火力固然不如明軍的青銅大炮,但是勝在靈活,而且數量也多,三千八百門一塊兒開火,光是這陣勢,也足夠嚇破那些一錢漢的狗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