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塘沽(第2/2頁)

而眼下,沒有幾個漢軍可用的蒙古人若是再不振作圖強,找回他們老祖宗的本事。下面這一戰,就算有三千門擡槍、駱駝炮可用,多半也打不過陳德興的北明軍。

雖然忽必烈已經定了個克敵制勝的妙計,但是他也知道,光有計策是不行的,如果蒙古人在戰場上讓明軍打垮,李璮是不可能出兵去打燕京的,他只會趁火打劫,向大元的地盤發起攻勢。

蒙古人,至少要在戰場上和陳德興的明軍打成平手!

……

塘沽的碼頭上面,現在滿滿的都是前來迎接的隊伍。隨著河北大部全都落入陳德興之手,塘沽這座軍事要塞的功用也已經發生了轉變。從一座軍事要塞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一座新興的北方商業貿易和金融中心,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之中。

燕京顯然是未來大明帝國的首都之一,而大明現在又展露出了一統天下的氣勢。那麽這個靠近燕京,左擁運河,右攬大海的塘沽,肯定就是將來的北方商業貿易中心了!而現在,這裏不過是一座要塞,一個港口和一片荒涼的平原。

在眼光精明的商人眼裏這分明就是一個最佳的投資熱土——也許十年、二十年後,這片荒涼的海邊平原就會變成又一個泉州!現在值不了多少錢的土地,到時候會變成商鋪林立,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就和泉州、臨安的街市一樣。

至少,和陳德興政權走得很近的江南海商們是堅決相信這一點的。

所以,掛著白色風帆,船體漆黑的大明號出現在海河口的北塘沽碼頭的時候。進入陳德興眼簾的就是成片成片的工地,比他幾個月前離開的時候更加火熱了幾分。即便是天氣已經轉涼,西北風已經給這裏帶來了幾次降雪,也沒有降低人們投資建設的熱情。

新的街道、新的碼頭、新的倉庫、新的作坊、新的居民區、新的學校、新的官衙和議事堂,都在以變魔術一樣的速度出現在塘沽。無數的壯工——大多是被暫時安置在海河兩岸的難民——正在南方來的老師傅的指揮下,幹著各種各樣的木工活和泥瓦活兒。

還有一些是塘沽市衙雇傭工人,都穿著統一的灰色衣服。有些在空曠的平原上鋪設石板路或挖掘排水的溝渠,有些則在初具了一些規模的城市街道上面清理垃圾,還有一些則在碼頭附近忙碌地施工。

塘沽市和大明其他的縣級地方一樣,也是實行士爵、士紳自治的——第一任知市和市衙主官當然還是上面任命的,陳德興委派了一個黃家(黃智深家)的族人,原本長期負責黃家在日本業務的黃智勇當了知市,還從“昌國鄧”、“家門沈”兩大商人(昌國鄧家現在也從商了)家族中挑選了一些才俊充當市衙主官。

又讓落籍塘沽的士紳和士爵推選出了一個議會,再免除了塘沽五年的商稅——不是在塘沽做買賣不用上稅,而是塘沽市不用向上面交錢。當然,海關稅不歸塘沽市管,這是北明的中央稅——然後就什麽都不管了……其實也管不好,他一個21世紀的海員哪懂13世紀的商業城市是怎麽回事?而且他也沒有閑錢去投資。

碼頭上,一群塘沽市的官員和議員,已經知道陳德興返回,都聚集到了碼頭迎接。還有一些腰裏挎著長刀的塘沽市三班捕快在現場維持秩序。塘沽要塞的駐軍也派出了兵馬,在要塞指揮使的指揮下四處警戒。還有不少塘沽這裏的商人、工人和其他各色人等,也都聽到了消息,知道將來的天子,現在大明的王,已經從南方得勝班師歸來。所有人都自發的聚集到碼頭或是最主要的幹道上,伸長了脖子,就是想要遠遠的看一眼陳德興,那位傳說中神一樣的君王!